做出特色 打造試點
一直以來,市屬國資國企總在踐行社會責任中勇當標桿作表率。“愛心廈門”建設啟動以來,市國資委組織國資國企黨員干部主動靠前,黨員領導干部發(fā)揮先鋒隊的模范帶頭作用,迅速到結(jié)對幫扶對象家走訪慰問,深入各家各戶了解情況,建立溝通聯(lián)系渠道,送上節(jié)日禮物。市國資委機關在元旦前后全部完成首次上門走訪慰問,市屬國企也已全面開展上門走訪慰問。 市委國資監(jiān)管工委書記、市國資委主任王龍雛說:“市國資委將繼續(xù)圍繞‘五大行動’‘四項機制’,組織國資國企積極開展愛心結(jié)對、愛心扶貧、愛心志愿等活動,廣泛開展具有行業(yè)特色、職業(yè)特點、崗位風采的創(chuàng)建活動,將‘愛心文化’融入國企文化,打造一批‘愛心國企’示范點”。
城市的發(fā)展需要精神力量,社會的和諧離不開愛心潤澤。就在不久前,廈門輕工集團認捐了近千份年夜飯,這已是集團連續(xù)九年參與“慈善年夜飯”活動,捐贈價值累計超百萬元。認捐年夜飯不僅為困難戶送去一份份年夜飯,更為困難家庭帶去社會的和諧溫馨。廈門輕工集團工會主席邱曙平表示,集團堅持秉承“舉德商旗、走品質(zhì)路、做百年企業(yè)”的德商經(jīng)營理念,做大做強企業(yè)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責任,“國企帶頭履行社會責任,將帶動更多愛心人士一起做慈善。”
小事做起 小我做起
人人有共識、家家有行動、處處有環(huán)境,才能讓廈門成為一座愛心恒久彌漫的城市。
2019年底,廈門一輛公交車突發(fā)故障,為不擋后來車路,眾人合力推動了200米,此事在網(wǎng)絡上引起關注,引起廈門網(wǎng)友共鳴——“你永遠不知道廈門人有多愛廈門”。
這輛車的駕駛員司機林慶根被主動下車幫忙的乘客和伸出援手的路人深深感動。林司機自己也是個樂于助人的大好人,近一年來,他多次將乘客遺失的手機、衣物、包等交到車隊物品管理處,幫忙尋找失主。“我做的這些都是小事,像我這樣的公交車司機在廈門很多。”他說。
作為土生土長的廈門人,對廈門日報微信公眾號十分關注的音樂人林子泓,第一時間看到了倡議書。林子泓曾參與過歌曲《感動》的再創(chuàng)作——這首原曲的背后故事被傳為佳話:四川廣安游客陳德舜將在廈門發(fā)生的暖心細節(jié)寫成歌詞,請來好友周鵬譜曲。
林子泓告訴記者,目前他正在搜集好心聞素材,籌備更多原創(chuàng)歌曲,組建尤克里里百人合唱團,帶動更多音樂人傳遞愛心廈門的故事。“讓《感動》這些正能量歌曲在鷺島更好地傳唱,是我們音樂人的恒心和愛心。”
“在我的心目中,廈門已經(jīng)是一座充滿愛心的城市了”。作為公益組織志愿者之一,廈門藍天救援隊隊長水草充分感受到社會各界對志愿者們的關注。“我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中來,人人有愛心,都是志愿者”。她說,未來,救援隊將致力于心理撫慰的建設,同時,將繼續(xù)把防災減災作為工作重點,更多地讓心肺復蘇、自然災害逃生等自救知識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人學會自救。(記者 黃懷 劉艷 何無痕 房舒 趙張昀 柯愷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