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建設
建設廉政示范點 家校共育廉政素養(yǎng)
許多初到集美二小的參觀者,都會被校內兩道約三十米左右的長廊所吸引。它們是該校黨風廉政教育的重要陣地——“理想教育長廊”與“廉政文化長廊”。展示了多位偉人的名言和師風師德等內容。“廉政教育離孩子們并不遙遠。”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黃藝瓊介紹,4月20日,學校還舉行了“廉政文化進校園”師生書法比賽。她認為,通過多樣的教育手段,更容易讓學生們接受廉政意識,也體現了學校“以德樹人、以愛育愛”的宗旨。
集美區(qū)教育紀工委書記謝樂峰表示,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和諧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集美區(qū)教育局大力推進校園廉政文化園的建設。除了已落成的集美二小、廈門十中廉政文化園,今年還將在濱水學校、后溪中心小學分別建設一個廉政文化走廊,同時推進“嘉庚精神進校園”活動、校園“三風一訓”活動,將“嘉庚精神”與“家風家訓”有機融合,多架馬車“并駕齊驅”,形成良好的宣教氛圍。
各校的黨風廉政教育各出奇招,杏東小學則將廉政文化融入“三愛”教育中。該校校長張超懷認為,家校必須緊密配合、優(yōu)勢互補,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廉政素養(yǎng)。該校經過三年的實踐,探索出了一套方法——“兩單一院”,即建立《教師學科課堂教學廉政素養(yǎng)著力點教研單》和《學生核心廉政素養(yǎng)課外習得家長伴學單》,一方面,在課堂上教給學生堅守規(guī)則、誠信自律的為人處事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在家庭中布置給孩子“學會生活自理、學做家務、節(jié)糧節(jié)水節(jié)電”的“三節(jié)”任務;家校雙方也會定期在校門口的守望書院“會晤”,對共育學生廉政素養(yǎng)的方法和成果開展研討。
“廉政素養(yǎng)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校社三方也會互相影響。”在張超懷看來,孩子們會把課堂上學到的廉政習慣帶回家,而父母為了以身作則,也會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言行,這是一種良性互動。
制度保障
加強隊伍建設 筑牢思想防線
如果說形式和陣地是黨風廉政工作的血液和肌體,那制度就是支撐其身體運轉的骨骼。在教育系統,入園入學、政府采購、教師招考、校園內部工程建設等環(huán)節(jié)容易出現廉政風險,為此,集美區(qū)教育局狠抓制度建設,層層堵住廉政漏洞,掃除游離于教育系統中的“病毒”和“垃圾”,讓黨風廉政工作的“身體機能”健康有效運轉。
去年以來,集美區(qū)教育局紀工委出臺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如《集美區(qū)教育系統廉政風險評估預警暫行辦法》《集美區(qū)教育局目錄外工程項目運行管理辦法》《集美區(qū)教育系統公務用車管理辦法》等,用白紙黑字的規(guī)章制度,將有悖黨風廉政建設的行為關進制度的“牢籠”里。
每年的畢業(yè)季和開學季,都是謝師宴等違反黨規(guī)黨紀、師風師德行為的高發(fā)期。對此,集美區(qū)教育局紀工委及時預警,對其按下了“關機鍵”——緊抓查處,去年按照《黨章》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共查辦信訪件11件,約談相關責任人48人次,在廉政風險突發(fā)階段、重要節(jié)假節(jié)慶日開展專項督查和明察暗訪,并根據督查結果進行通報,基本杜絕了違反“八項規(guī)定”問題。
在抓學習教育方面,去年集美區(qū)教育局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了十場專題學習培訓,請市講師團講師講條例法規(guī),參訓人數達3600多人次;舉辦“學黨章守黨紀”知識競賽活動,46個基層黨支部的1500多位黨員同志參加;開展書記校長輪訓,組織對基層支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專項檢查工作,對50余位校園“一把手”進行廉政談話,營造風清氣正的環(huán)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