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茶桌仔”是不少市民熱議的話題,許多市民都期待著更多泡茶點的開放。今天,思明區(qū)大同社區(qū)的老劇場文化公園也開始提供免費的“茶桌仔”服務,方便更多居民就近泡茶聊天。
早上八點半,在大元路上的老劇場文化公園,伴著精彩的答嘴鼓表演,大家在樹蔭下泡茶聽古,好不熱鬧。
大同社區(qū)居民:歡喜啊,感覺空氣很好,來這邊大家都歡歡喜喜。
大同社區(qū)居民:閑的時候就來這邊泡茶,來開講,大家都來這邊,不認識的,也變成朋友,大家在一起,感覺很親熱。
老劇場文化公園前身是當年廈門家喻戶曉的鷺江劇院,承載著許多老廈門人的回憶。2014年改造提升建成公園后,就有不少市民到這里泡茶休閑?,F(xiàn)在大同社區(qū)重新改造開放泡茶點,為市民游客免費提供開水、茶具和桌椅。社區(qū)的愛心商家還自發(fā)提供了五香、餡餅等閩南傳統(tǒng)小吃,供大家品茶的同時體驗廈門的古早味。施阿姨是大同社區(qū)的老居民,已經在這邊住了六十多年,在她記憶中,以前“茶桌仔”是騎樓下隨處可見的風景。
大同社區(qū)居民 施阿姨:“茶桌仔”很早就有了,厝邊頭尾,有時候菜市場買完菜回來,大家遇到就約在這里坐一下喝喝茶,講一下話,這一泡茶,就是廈門人的習慣。
大同社區(qū)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陳麗萍:因為我們是老城街巷,特別是在我們營平片區(qū),所有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喜歡泡茶,我們只要路過人家門口,一起來喝茶啊,來泡茶啊,就是我們老城的文化。
喝茶,是老廈門人的日常,一街一巷,茶香氤氳,鄰里相親。如今,“茶桌仔”重新回歸,老城的煙火氣和人情味也回來了。采訪中,居民們都會說,先喝一口茶,再來聊工作,盛情難卻,這或許就是廈門人熱情包容的喝茶文化。
大同社區(qū)居民 施阿姨:閑的時候再來泡茶,如果從這邊路過,看到我們這邊坐就來,廈門人就是這樣,來就是參與進來喝茶,沒有拘束的,有朋自遠方來,都很歡迎,如果從這邊經過,就坐下來喝茶,大家都很隨和,歡迎歡迎。
“茶桌仔”重新回歸,不僅老居民喜愛泡茶喝茶,現(xiàn)在,社區(qū)也希望獨具廈門特色的“茶桌仔”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和游客,來體驗“茶桌仔”文化。
高級導游員 洪海樵:因為這個地方靠近八市,八市現(xiàn)在是網紅打卡點,中山路也是,又靠近我們的鼓浪嶼,所以很多游客我們也是希望他們來到這個地方,來到這個城市記憶很重要的一個中心,讓大家來這個地方,坐下來,感受慢生活,跟廈門人坐在這個地方,感受原來廈門的記憶,廈門的味道,就是這一口茶。(來源: 特區(qū)新聞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