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石照顧公公特別細心。
臺海網(wǎng)9月14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家住集美區(qū)杏林街道金鑾灣小區(qū)的周石,自從公公中風后,5年來她沒有出過遠門,公公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飯也要一口一口地喂。老人有時候手會亂舞,有一次恰好打在周石的眼部,半邊臉很快腫了起來……但她沒有一句怨言,而她對老人的一片孝心也得到了家族所有人的認可,都夸她是個好兒媳。
背著小外孫照顧著公公 大姑子贊“弟媳做得比我們還好”
周石的公公陳先生今年已經(jīng)89歲了,患有中風和阿爾茨海默病,生活無法自理,也不能講話。陳先生有4個子女,長女陳女士說,5年前父親患病時,周石的外孫剛滿月不久。
“那時候她非常辛苦,小外孫需要照看,老人吃喝拉撒也離不開她,她就把小外孫背在背上,照顧我父親。”陳女士說,弟媳家經(jīng)常到晚上八九點還沒吃晚飯,午飯也常常要下午一點多才吃。
最令陳女士感動的是,老人每次大小便都是弟媳清理的,還要為老人擦洗身體。“她已經(jīng)堅持5年了,作為兒媳,能做到這樣很不容易。”陳女士說,“弟媳做得比我們當女兒的還好,臟活累活都是她在做。”
陳女士說,周石是家中長媳,父母都由他們一家贍養(yǎng)。其他子女有空都會到她家?guī)兔?,陳女士現(xiàn)在就住在弟媳家,一起照顧老人。
周石的婆婆周忠桂對她也十分認可。“如果沒有這樣孝順的兒媳,可能我們都不在了。”周忠桂說,有段時間自己生病住院,也是周石來照顧的。
周石的小叔子陳泊力說,像嫂子這樣的兒媳很少見。“大家平時忙著上班,天天守著老人也不現(xiàn)實,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嫂子堅持了5年,確實很不容易。”他說。
發(fā)現(xiàn)皮膚有潰爛就馬上治 公公臥床5年沒得褥瘡
老人吃飯都是周石喂的,喂飯前得先為他戴上假牙。“有時假牙剛放進嘴里他就吐出來了,反反復復,有時得放六七次。”周石說,老人無法正常交流,她只能一遍遍做,直到裝好假牙才能喂飯。
老人患病后經(jīng)常控制不住手腳,照顧他的周石不小心就會被打到。有一次,老人揮手打在周石的眼睛上,半邊臉很快腫起來。她到醫(yī)院去看了醫(yī)生,打了點滴,但還是留下了后遺癥,現(xiàn)在看東西都會出現(xiàn)重影。
周石照顧公公很細心,為了讓他躺著更舒服,家中備有三張床,躺的、半躺的、坐的,功能不同。
老人不能說話,不舒服只能喊叫,周石覺得老人想換地方了,就把他抱到另一張床上。不過這兩年她一個人抱不動老人了,需要家人幫忙。
常年臥床的病人容易得褥瘡,周石只要發(fā)現(xiàn)老人身上皮膚有潰爛就會立即治療。在她精心照料下,臥床5年的老人沒得過褥瘡。
【原聲】
周石:我盡心盡力照顧公公是為了報答。以前我學騎自行車,公公在后面扶著后座,直到我學會騎車。剛學會時公公還不放心,總會跟在后面,怕我摔倒。有一段時間,婆婆每次磨好豆?jié){,公公就會去買油條,然后端著豆?jié){提著油條送到我家。以前老人對我們很好,現(xiàn)在他病了,好好照顧他是我應該做的。
(文/圖 記者 陳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