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廣州疫情令人揪心,和去年的新冠肺炎本地疫情相比,本輪疫情的主角是印度變異株,更加來勢洶洶。廣州人的寧靜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但人們并沒有驚慌失措——
大家都在主動進行核酸檢測,有序接種疫苗,心態(tài)平和、冷靜;政府更是把疫情防控放在第一位,用最短時間阻斷疫情傳播;社會上的各行各業(yè)也是主動響應(yīng),“我哋撐你”做好自己分內(nèi)之事、應(yīng)盡之責、互助之義。
可以說,目前疫情防控又到了關(guān)鍵時刻!
又或者說,只要疫情沒有結(jié)束,永遠都是關(guān)鍵時刻。
安危我不懼,疫情我不怕!越是這種關(guān)鍵時刻,越是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越是要雷厲風行、勇于擔當,湖里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遠在600多公里之外的湖里,正在默默守護著“大廈之門”。來到廈門的第一步,就踏上了位于湖里的廈門高崎國際機場。
對于駐扎在機場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人們早已習以為常了。但守土有責,湖里卻沒忘!從疫情剛爆發(fā)到現(xiàn)在,湖里派遣至一線防疫干部總?cè)舜芜_1202人次。 優(yōu)秀的精英骨干來到了機場、酒店、冷鏈、車站、碼頭等地,直到今天, 依然堅守。
在過去長達400多個日夜中,機場分流服務(wù)中心總共接收了4599個航班,分流旅客251641人,這是湖里的擔當。
別看現(xiàn)在下著雨,上周廈門的溫度卻飆至36.6℃,待在戶外就猶如身處“火爐”之中。面對廈門的酷暑炎熱,很多人常常會說笑:“我這條命,是空調(diào)給的。”
想象一下,這些身著長袖連體防護服,帶著超厚防護口罩和護目鏡的人,在烈日炎炎下,悶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內(nèi),走上5分鐘,汗就濕了一身。最為可怕的是,工作人員的生物鐘要完全跟著航班走,為了盡量不在值班期間上廁所,很多值班檢查人員都養(yǎng)成了少喝水的習慣,其艱辛可想而知。
人們常說,要像期待春天一樣,期待新聞里的好消息。孰不知,好消息的背后有一群默默無聞的凡人英雄。“對機場專班的隊員來說,每一架飛機降落都是工作的啟航;每一個乘客抵達,都是一陣繁忙;每一回全力排查,都是為了迎接勝利的曙光。”
但沒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因為有人需要,他們便選擇把危險,擋在自己身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