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瑩在假期到圖書館做志愿服務。
臺海網(wǎng)10月9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志愿者陸瑩在思明區(qū)新廈門人圖書館值班三天。這已經(jīng)不是陸瑩第一次到這個圖書館做志愿者了。今年早些時候,因為疫情被“困”在老家的她收到圖書館寄來的溫暖明信片,于是她決定再來這個城中村的“迷你”圖書館,與可愛的孩子們重逢。
明信片加口罩 圖書館為志愿者送暖心問候
思明區(qū)新廈門人圖書館位于前埔村,去年9月30日開館,運營已有一年了,主要服務居住在這里的孩子。
陸瑩是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2019級學生。圖書館與學校合作,學生志愿者輪流到圖書館整理圖書、維持秩序、輔導孩子們做作業(yè)……2019年秋季學期,陸瑩兩次報名參加志愿服務。她說:“我覺得這個圖書館很好,我的老家在甘肅,我像他們這么大的時候,也渴望家門口有個圖書館,可是沒有這么幸運。”
今年寒假,因為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學校遲遲沒有開學,陸瑩一直在老家。3月,她意外收到一個包裹,打開一看,原來是新廈門人圖書館給她寄的禮物:一本書、一張明信片、兩個口罩。
原來,新廈門人圖書館向100名志愿者送上問候,陸瑩的地址是最遠的。孩子們手寫的明信片讓陸瑩很感動,其中有句話是:“希望姐姐能再來圖書館。”陸瑩說:“我只來了兩次,做的事微不足道,沒想到孩子們會記著我。”陸瑩把明信片珍藏在家里,決定等開學后再到圖書館做志愿者。
9月中旬,陸瑩終于迎來開學。國慶中秋假期,她沒有回家,報名參加了2日、4日、7日三天的值班。再次走進圖書館,雖然很多孩子她還叫不上名字,但她覺得很親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