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守夜人】
每天睡不到3小時 守好每一道關口

高殿社區(qū)黨委書記陳仁忠(右一)為居民量體溫。
口罩里加層面巾紙,口袋里再揣幾包紙巾,一邊擦著鼻涕,一邊部署工作……剛剛結束大年三十禁炮工作,躺下不到四個小時,高殿社區(qū)黨委書記陳仁忠又出發(fā)了——組織社區(qū)兩委有序開展防疫工作。
高殿社區(qū)是廈門島內最大的“村改居”社區(qū),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近17萬人,其中有16萬人左右是流動人口。如今,臨近春運返程高峰期,每日有近百人回來。“要守好每一道關口,居民才能安心。”他說。
“喝完這杯再出發(fā)。”這是陳仁忠最新發(fā)表的一條朋友圈,配圖是一杯感冒沖劑,時間是00時24分。深處戰(zhàn)疫一線,他帶病上陣,廢寢忘食,幾乎每天都是晚上11點多才吃晚飯,平均每天更是睡不到3小時。
連日來,高殿社區(qū)還組織發(fā)動了400余名黨員與居民代表參與防疫。陳仁忠說,主動報名的志愿者讓他很感動,他們明明手腳冰涼,卻說不冷,明明在打哈欠,卻說不困。“大家都這么拼命,我也要堅持,不能倒下。”陳仁忠說。
“社區(qū)有多少個出入口?測溫點應該如何設置?”畫面切換到后坑社區(qū),深夜11時,一場防疫部署會正在社區(qū)籃球場開展,組織會議的正是社區(qū)書記陳志強。
后坑社區(qū)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區(qū),流動人口多,實行封閉式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做好防疫工作,陳志強連夜封閉社區(qū)多個出入口、設置體溫檢測點。“上半夜把工作做完,第二天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我們在與病毒賽跑,不能輸。”他說。
打贏戰(zhàn)疫,“后勤兵”也很關鍵。疫情防控宣傳、后勤物資保障、一線巡查……在嶺下社區(qū),保障物資供應的社區(qū)安全員葉春生就像一塊萬能“補丁”,哪里有缺補哪里。“你好,你們廠還有沒有口罩?”“拜托拜托,我們非常需要。”這兩天,葉春生一直奔走在外,沒回過家門,困了累了就在車上躺一會,滿腦子想的都是口罩等應急物資。“只要是對國家有利,我們都要義不容辭,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