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沈威/圖 通訊員 夏思萱)說起金雞獎,其實早與廈門“結緣”。36年前,金雞獎就來過廈門了。
那次不是頒獎,而是評選——1983年2月20日到3月6日,我國23位電影藝術家歡聚在鼓浪嶼福州軍區(qū)干部療養(yǎng)院,進行中國電影金雞獎第三屆評選活動。
再說起廈門與影視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91年前,就有劇組來廈門取景。并且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廈門的戲劇和電影繁榮活躍,到改革開放前,廈門已有17家影院,基本集中在思明區(qū)。
23位評委舉手表決 評出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時間撥回到36年前,廈門鼓浪嶼。
1983年春節(jié)剛過,2月20日正月初八,中國電影金雞獎第三屆評選活動在鼓浪嶼福州軍區(qū)干部療養(yǎng)院舉行,23位電影藝術家匯集廈門評選。
彼時,廈門民俗專家郭坤聰還是廈門電臺的一名記者,他全程跟蹤報道了此次評選活動。
郭老說,這一屆的評選委員會有袁文殊、張駿祥、王心剛、秦怡等,涵蓋了編導演、演員、攝影、舞美、評論等電影專家,評選時他們就住在鼓浪嶼上。

▲評選現(xiàn)場
36年前的評選,評委圍坐一圈,采取舉手表決的方式,獲獎的一共有16個項目(20個獎)。最佳故事片獎:《人到中年》、《駱駝祥子》;最佳導演獎:吳貽弓(《城南舊事》);最佳女主角獎:潘虹(《人到中年》中飾陸文婷)、斯琴高娃(《駱駝祥子》中飾虎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