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一個虔誠的“看門人”
故宮,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無不動人。
就在幾天前,我剛休假從北京回廈。此去北京的目的,只有一個,看看“網(wǎng)紅故宮”。
上一次走進故宮,還是30年前,兒時的記憶有些模糊,只聽大人說,那是紫禁城,是皇帝住的地方。
30年后,再次走進紫禁城,從午門正中大門走進去。這座穿越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群,從前的回憶只屬于皇帝,紅墻宮里萬重門;如今,高墻深院,我穿越一道道朱門,真切感受它曾經(jīng)的榮耀。
指尖撫過長長的紅墻,走進琳瑯滿目的珍寶館,逛過雕塑佇立的慈寧宮,又在皇帝的御花園里賞弄花花草草……綠地、藍天、紅墻、黃瓦,這是我看到的故宮,干凈、厚重、有故事。
我曾三次采訪過單霽翔,當某天,站在他工作的宮墻之內(nèi),望著一道道打開了的宮門,我感受到了單霽翔虔誠的改革,拆違建、管排隊、限客流、搞戒煙、玩文創(chuàng)……他讓文物變得有尊嚴,讓近600年歷史的故宮煥發(fā)出新生機。
我想,這七年,他是一位虔誠的“看門人”;而后,他還是他,只不過換了另一種方式繼續(xù)守護他的心愛的故宮,依舊那么虔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