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溪橋

苧(zhù)溪橋,很出名。是廈門現存最古老的宋代石構橋梁,于北宋公元1107年建成,與泉州洛陽橋齊名。

它屹立在后溪苧溪村口的古官道上,橋下潺潺流過苧溪,苧是麻的意思,古時苧溪兩岸盛產青麻、黃麻,溪水和石橋故而得名。

苧溪橋舊照《畫說廈門》
苧溪橋橋面鋪設九段花崗巖條石板,簡潔粗獷,橋墩狀如船形,古人如此設計,是為減輕流水對橋墩的沖擊力,結實耐用。


從苧溪橋側面可清晰看到其船形橋墩
苧溪橋當年是古同安來往漳泉古道之要地,是官道,自然繁榮。橋附近有米行、布店、雜貨店、客棧等,是當時繁華的商業(yè)街,南宋時生產的白瓷也是由此出溪入海,銷往國外。

作為交通要塞,自然也是各朝各代兵家必爭之地,黃巢在此行過軍,戚繼光在此剿過倭,朱熹在此吟過詩……橋面斑駁痕跡如歷史滾滾車輪,記載昔日人來車往的熱鬧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