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成群鷺鳥傍晚從不同方向飛來 在同一片樹林棲息
傍晚5點多,記者與廈門觀鳥協(xié)會的觀鳥愛好者一同來到廈門海洋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圖書館頂樓,從遠處等待白鷺的出現。圖書館旁邊的一片小山林郁郁蔥蔥的,當時有零星幾只白鷺在樹林上方盤旋。
傍晚6點,天色漸漸昏暗下來,一群一群鷺鳥開始從多個方向飛過來。這當中,絕大多數是白鷺。有時候四五只,有時候七八只,有時候十幾只。不到半小時,那片樹林的一角,就站滿了數百只白鷺。還有的白鷺從樹梢上飛起,在空中盤旋幾圈后又落下。從遠處看,密密麻麻的白鷺就像落在樹梢上的皚皚白雪。
變化
去年開始數量猛增 今年又至少再增加200只
據悉,這片小山林在海洋學院的紅線范圍內,緊挨著翔安洪前社區(qū)。洪前社區(qū)的居民老康介紹,這些白鷺清晨5點多就紛紛飛出去,一直到傍晚6點才會陸續(xù)飛回來。老康說,大概四五年前他們就發(fā)現每年9月前后,就會有鷺鳥來這里棲息,不過剛開始數量不多,直到去年數量才突增至數百只。
廈門觀鳥協(xié)會的會長彭志偉介紹,協(xié)會從去年開始關注海洋學院內的這群鷺鳥。據他們觀察,去年這里的鷺鳥數量約有400多只,它們8月底就開始聚集于此,一直到10月中旬左右才分開。在這片樹林里棲息的鷺鳥主要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牛背鷺、夜鷺、池鷺等鷺鳥,其中小白鷺的數量最多。
記者采訪當天傍晚6點半,在場的幾名觀鳥愛好者初步統(tǒng)計,停在樹林里的各種鷺鳥,數量達600多只。而那時,還有白鷺陸陸續(xù)續(xù)從遠處飛過來。各種鷺鳥的數量比去年多了很多。
原因
樹林茂密白鷺有安全感 每年秋季來此“開會”
不過,附近居民也很好奇,這些白鷺到底是從哪里過來的?
據廈門觀鳥協(xié)會介紹,鷺鳥有群居的習性,每年秋季,它們都會聚集起來“開會”,交流一下食物和棲息地的信息,這樣的場所就是鷺鳥的夜棲地。據推測,這些白鷺有一部分應該是從翔安大嶝,甚至泉州等周邊區(qū)域飛過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從北方遷徙過來的,如大白鷺和中白鷺。
彭志偉說,這片山林的樹木很茂密,對于白鷺來說,有足夠的隱蔽空間,它們停留在這邊很有安全感,這也是這個夜棲地的鷺鳥越來越多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