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德光給白鷺放音樂。

白鷺在引鳥平臺上爭食。
臺海網(wǎng)12月21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近幾個月來,每天上午8點至8點半,陳德光都會到筼筜湖湖心島和導(dǎo)流堤附近,為在這里夜棲的白鷺?biāo)腿ツ圉q和淡水。然后,他將船駛遠(yuǎn)一些,掏出手機(jī)播放音樂《鼓浪嶼之波》,悠然地欣賞白鷺進(jìn)食和撲騰著翅膀嬉戲。
陳德光是筼筜湖湖面保潔船隊負(fù)責(zé)人,他說,這是筼筜湖管理中心的一種引鳥措施,希望吸引更多白鷺過來,讓整個湖區(qū)生態(tài)更加和諧。昨日上午,記者跟隨工作人員探訪這一有趣的喂食過程。
每天市場上買5斤泥鰍駕船送到引鳥平臺
昨天上午8點多,記者登上陳德光駕駛的船只,來到湖心島附近的水域。在船頭,陳德光準(zhǔn)備了淡水和一桶泥鰍,這是給白鷺的“早餐”。
“每天的泥鰍差不多5斤,是市場上買的。”陳德光告訴記者,因為筼筜湖是海水,白鷺不喝咸水,所以還特別攜帶了淡水。
船只抵達(dá)引鳥平臺附近時,陳德光將船停穩(wěn),然后從駕駛艙走到船頭,用一把長勺將平臺上的臟水舀出來,然后換上新鮮的淡水,之后又舀了一勺泥鰍放進(jìn)桶中。引鳥平臺是由木板搭建而成的,平臺表面還有一些高低不平的木樁,可供白鷺站立棲息。
一群白鷺站立在附近的紅樹林中觀望,并未立即靠近。“白鷺今天怎么膽子變小了?”陳德光說,“平時泥鰍放下去,白鷺就圍過來了??赡芙裉齑嫌猩?,白鷺不敢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