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民俗活動大操大辦專項整治考核督導會議現場。 臺海網5月17日訊 據東南網報道 “移風易俗工作開展以來,村民不僅沒有怨言,反而自覺加入到抵制大操大辦的行列中,鄰里鄉(xiāng)親更加和睦。”5月15日,廈門市集美區(qū)紀委牽頭區(qū)委宣傳部、文明辦和民政局等7個部門相關負責人在灌口鎮(zhèn)召開民俗活動大操大辦專項整治考核督導會議?,F場,灌口鎮(zhèn)黃莊社區(qū)書記白建華欣喜地表示。 灌口鎮(zhèn)自古就是“煙火千家,頗為富庶”的“八閩重鎮(zhèn)”,有深厚的文化積淀。長期以來,灌口鎮(zhèn)形成了許多涉及民間信仰、習俗風俗等活動,其中,不少封建迷信、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的現象從中作祟,給居民造成人情負擔,影響社會風氣,甚至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近年來,灌口鎮(zhèn)做好“加減法”,狠剎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互相攀比等陋習,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倡文明新風氣,移風易俗工作有了顯著成效。 黨員干部帶頭居民積極參與 增加獲得感 風成于上,習化于下。去年12月,按照區(qū)工作部署,灌口鎮(zhèn)成立“民俗活動大操大辦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并結合當地現狀,召開工作動員部署會。灌口鎮(zhèn)抓住黨員干部、工作人員這個特殊群體,結合市、區(qū)相關規(guī)定,研究出臺有關紀律規(guī)定。黨員干部、工作人員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2191份,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為廣大群眾樹立榜樣。 4月20日,灌口鎮(zhèn)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工作督察組入戶訪查時,發(fā)現陳井村老黨員陳石琴在為不識字的群眾講解移風易俗倡議書,并討論村里紅白喜事現狀。“移風易俗是對老百姓有利的事,我們黨員干部帶頭執(zhí)行,群眾就會主動參與。”他表示。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前些日子,深青村婦女主任劉秀青帶頭簡辦奶奶喪事。出乎預料,她此舉非但沒有引起村民的非議,反而在鄰里之間引起熱烈反響,“要求村民要做的,我們必須自己先做到,這樣才有信服力,才有導向作用。”劉秀青表示。 移風易俗工作歸根結底是需要群眾積極參與。村(居)委會引導村民討論修改村規(guī)民約,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其中,“討論的過程,實際也是一次宣傳教育,讓群眾在討論中主動轉變觀念,改正不良思想和陳規(guī)陋習。”灌口鎮(zhèn)宣傳委員陳穎毅表示,引導居民參與、發(fā)聲,深入了解居民需求,才能進一步提升居民參與感和獲得感。
3月16日,雙嶺社區(qū)書院開展“倡文明新風•建和諧雙嶺”運動會,居民現場“拋陋習”。 減少封建日、民俗日 提高鄉(xiāng)村文化品位 以前,灌口黃莊月月有民俗日,給居民造成了不小的經濟壓力。2003年開始,在移風易俗工作的推進下,逐漸改變?yōu)橐荒陜纱蚊袼谆顒?。此外?ldquo;婚事新辦、喪事儉辦、喜事節(jié)辦、神事不辦”寫入居民公約,社區(qū)還提供喜宴場所、控制菜金標準,主持簡化喪事流程,推進喪事簡辦。 “自從停辦了民俗日的宴請以及婚喪喜慶宴請的儉辦,全社區(qū)每年至少節(jié)約300萬元。”白建華表示,節(jié)約了不必要開支,“居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出旅游的人多了。” 不僅是黃莊,這股文明新風吹遍了灌口的各個村(居)。封建日、民俗日少了,居民文化生活更豐富了。灌口充分依托媒體資源和文化陣地,多種方式宣傳移風易俗。截至目前,開展相關戶外宣傳活動20余起,共制作20版宣傳欄、LED屏循環(huán)播放百余次,發(fā)放移風易俗倡議書1萬余份。此外,充分利用新媒體,通過“灌口百姓”公眾號、微博等渠道傳播移風易俗。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灌口鎮(zhèn)人文薈萃、底蘊深厚。利用轄區(qū)社區(qū)書院、風景湖公園、鷹坑谷民俗文化園、百米文化長廊等文化陣地,將現代文明理念融入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中。今年3月16日,雙嶺社區(qū)書院開展“倡文明新風•建和諧雙嶺”運動會,正向倡導文明行為;4月22日,黃莊鳳山書院答嘴鼓課程開課,利用國家級非遺項目答嘴鼓傳播破舊立新崇孝道理念;4月,安仁社區(qū)舉辦“樹新風 一起耀 公益熒光跑”活動,用新穎的形式吸引千名居民參與活動,既鍛煉身體,又傳播文明新風。
移風易俗宣傳欄 健全機制聯動督查 疏堵結合提升效能 為促進全鎮(zhèn)移風易俗工作扎實開展,灌口鎮(zhèn)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工作督察組,對19個村(居)的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督查,采用了匯報座談、查閱資料和入戶訪談等形式,對督查發(fā)現的問題及時向村(居)通報,列出問題清單限期整改。通過走村入戶督查,層層落實工作責任,讓各村(居)主動找準本單位實際問題,疏堵結合,強化村(居)干部對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工作的責任意識,推動移風易俗工作順利開展。活動開展以來,灌口鎮(zhèn)共下檢查通報3輪,梳理4起典型的人和事,以督促各村(居)相互借鑒,讓更多的群眾融入到這項工作中來。 灌口充分利用村(居)老人協(xié)會、紅白理事會等社會組織,并以村干部和老人協(xié)會為主建立移風易俗勸導隊,充分了解群眾所思所想,勸導村民民俗日不宴請,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落地生根。 此外,鎮(zhèn)紀委把移風易俗工作作為糾“四風”的重要內容,下發(fā)紀律要求;督促各村(居)、相關部門履行專項整治主體責任;加強專項督查和明察暗訪,收集受理群眾舉報,嚴肅查處違規(guī)行為,開展責任追究,對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將專項整治工作納入年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檢查、領導干部年度述責述廉、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 集美區(qū)委文明辦主任戴勁竺在督導會上表示:“移風易俗工作,除了摒除陋習、歪風,更要樹立文明新風。”灌口鎮(zhèn)從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出發(fā),在移風易俗工作上有新意、有亮點,值得肯定。他表示,希望灌口鎮(zhèn)抓住關鍵人群,充分利用社會組織力量,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向縱深發(fā)展。 “移風易俗工作覆蓋面廣、難度大,不進則退,時刻不能放松。”集美區(qū)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移風易俗要以群眾滿意為唯一標準,工作上落細落小,深入基層,深挖故事。同時,加強信息報送,分享好經驗、好做法,有利于全區(qū)移風易俗工作開展。 據悉,集美區(qū)于5月初啟動的民俗活動大操大辦專項整治考核活動已于15日圓滿結束。期間,區(qū)紀委會同區(qū)委文明辦等7個相關職能部門集中對全區(qū)民俗活動大操大辦情況進行督查,對各鎮(zhèn)街、各部門所承擔任務的履職情況進行考評督導,將督查情況形成問題清單,逐一督促整改,著力建章立制,切實鞏固專項整治成果。 原標題:集美區(qū)灌口鎮(zhèn):巧做“加減法” 減陋習倡新風 來源:http://xm.fjsen.com/2018-05/16/content_21051213_all.htm?page=pc#content_1 |
臺海網6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島內‘臺獨’勢力任何‘去中國化’的圖謀終將失敗。”昨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端午文化論壇在廈門市集美區(qū)舉行,海協(xié)會前副會長張銘清在致辭時作上述表示。當天,來自海峽兩岸的嘉賓以及國際友人百余人齊聚一堂,通過欣賞傳統(tǒng)藝術表演、文化研討等方式,慶祝即將到來的端午佳節(jié),共同體驗中華文化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