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門來參與 有趣又有益
“姓氏有著三千年以上的歷史,再過三千年也不會消失。”海滄本土文史專家廖藝聰可是海滄姓氏的“活詞典”,哪個村什么姓是來自哪里,他都清清楚楚。當天的活動現(xiàn)場,不少居民就好奇地前往咨詢自己姓氏的典故。
廖藝聰說,從姓氏文化可以追溯到家族傳統(tǒng),歷史上一些名人志士等會形成榜樣,對當代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從姓氏研究,讓群眾加深對姓氏的了解,這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一種提升。”
當天的活動上,不少海滄居民走出家門,來到廣場,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故事媽媽”陳雅勤帶來了一批社科書籍義賣,并進行“閱讀福袋傳遞愛”活動,繼續(xù)這個全市有名的文化傳遞;青年藝術家王鷺鷹現(xiàn)場教孩子泥塑,人氣滿滿;多年難得一見的閩南掌上木偶戲帶來不少經(jīng)典曲目,人氣爆棚;心理咨詢、普法咨詢、計生服務、眼科服務等系列咨詢便民又惠民……
喜聞樂見的活動中,海滄區(qū)將社科普及與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緊密結合,讓大伙兒玩得開心,看得有趣,學得入心。
現(xiàn)場就有不少精心制作的知識搶答,內(nèi)容就是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答對的群眾還可以獲得精美禮品。海滄區(qū)社科聯(lián)相關負責人稱:“今天準備的一百多條搶答題,短短四十分鐘就被搶答光了,真沒想到!”

▲經(jīng)典的閩南布袋木偶戲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