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簡趙輝( Andrew Khan)
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洋酒(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部副總裁
臺海網(wǎng)7月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鐘炳祥/文 軒尼詩供圖)簡趙輝先生,馬來西亞人。畢業(yè)于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獲得市場營銷與信息系統(tǒng)的專業(yè)學士學位。隨后,他在澳大利亞繼續(xù)深造,并獲得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在數(shù)年從業(yè)之后,他仍然對校園充滿熱情,相繼完成了法國英士國際商學院和香港大學的市場營銷課程。
簡趙輝先生在亞太區(qū)擁有15年的工作經(jīng)驗,他并親身經(jīng)歷了至少三場金融風暴的風云變幻,并擁有一條無可爭議的職場商業(yè)軌道。多年服務國際奢侈品品牌并為之征戰(zhàn)亞洲市場,讓簡趙輝先生對亞洲市場及高端消費者擁有著獨特的認識和見解。
2001年,他在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洋酒有限公司馬來西亞分公司擔任品牌經(jīng)理,開始他的酩悅軒尼詩旅程。隨后,他于2006奔赴臺灣,擔任臺灣分公司的市場部經(jīng)理一職。2008年,他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分公司的市場部總監(jiān)。2011年,簡趙輝先生來到中國大陸,并擔任中國區(qū)市場部總監(jiān)。2016年,他榮升為中國區(qū)市場部副總裁并掌握公司大旗。
工作之余的簡趙輝先生擁有豐富的業(yè)余愛好,品酒、看書、打高爾夫球、周游世界。他覺得讀一本好書、品一杯美酒除了能讓生活更美好之外,還能不斷的提升內(nèi)在。
Part 1
關于解碼軒尼詩
增強跟消費者親密互動

記者:這是軒尼詩第二次在中國大陸舉辦“解碼軒尼詩”大型互動展覽,請問為什么會選擇廈門作為整個大活動的第二站?
簡趙輝(以下簡稱簡):去年我們就開始計劃解碼軒尼詩這個活動了。早在1869年,軒尼詩就第一次落地中國,但是軒尼詩跟中國消費者真正開始互動接觸的時間比較短,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后來我們還發(fā)現(xiàn),很多中國消費者對這個品牌其實了解得不是很深入。 活動名字之所以叫“解碼軒尼詩”,主要是要跟消費者有一個比較親密的互動,從而了解軒尼詩的故事以及品鑒的知識。我們想用一些對的語言與方式從而影響我們的消費者,可以說是Sharing of knowledge, 知識共享。
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這是軒尼詩在中國今后發(fā)展的第一步,就是要讓消費者不但要了解這個品牌,還要知道背后整個創(chuàng)立的過程以及歷史。去年,我們開始在中國的不同城市開始進行不同的活動。2017年11月我們在廣州做了首站。除了廣東以外,福建也是我們另外一個比較重視的地區(qū)。福建擁有有不同生意交流的元素,也靠近擁有很長軒尼詩歷史及影響力的臺灣,這使得福建與廣東作為“解碼軒尼詩”的出發(fā)點,并希望慢慢將影響力從南區(qū)廣東、福建傳至華東區(qū)。我們希望每年可以在全國的不同城市做2-3場這種活動,將整個互動體驗以及知識共享帶給我們的消費者。
另外,我們需要培養(yǎng)出一些新的消費者。有些比較熟悉我們品牌的消費者,在體驗完解碼軒尼詩之后會有一個不同的感受。軒尼詩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喝法,不同的故事以及不同的歷史,可以給我們的消費者一個更深入的印象。

記者:比起2017年11月份在廣州站的解碼軒尼詩相比,本次廈門站的活動有哪些新的元素或者不同的地方?
簡趙輝:第一站給了我們很多很好的經(jīng)驗,因為我們也有跟消費者做過調(diào)查,也是有問消費者他們喜歡什么樣子的體驗。其中有一個回答對于我們來說比較驚訝,那就是Toss for knowledge。本來我們不敢放太多資料,覺得太多了,消費者可能接受不了,有可能過來只是體驗,并希望可以看到一些好玩互動性的東西。尤其年輕的消費者他們有很大的興趣去了解更深入的品牌,比如葡萄從演化到變成瓊釀的過程。
于是,我們從這塊就加強了很多信息,比如一進展區(qū)你就會看到“邑園漫步”的葡萄,之后是“邑探究竟”的信息墻展示,接著是“雙重蒸餾”介紹由葡萄變成酒液的全過程。本次展區(qū)增加了很多新的部分,解釋的也更深入清楚,意在希望消費者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以往介紹“八代傳人”是通過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這次是通過視頻短片的形式,我們同時加強了故事與內(nèi)容進去。另外對于我們的學習其實也是利用了一些科技,軒尼詩的故事250多年始終如一,現(xiàn)在我們有能力用一些高科技和多媒體性形式做互動。
另外,我們發(fā)現(xiàn)年輕消費者他們接受信息的興趣能力與以往消費者不同, 以前的做法可能同樣的故事我們就是用傳統(tǒng)的方法去講,現(xiàn)在有可能年輕人看這個看了一秒鐘就沒有興趣看了,他們必須要有音響,有視頻,有動畫效果,有互動,所以我覺得必須要用科技將傳承與歷史結合在一起提高消費者的體驗感和興趣。去年廣州我們并沒有做很多動畫特效所以觀展體驗比較走馬觀花,這次我感覺到消費者比較有心去聽,去想,去思考。
我們這次還增加了一間叫“尋香識酒”的展區(qū),以前我們做品酒沒有做的這么詳細,這次真的可以坐下來聽大師講解。這次品鑒課我們有一堂叫做“軒尼詩美食工坊”,專門請福建閩南的美食家一起評講干邑配餐的學問;另外,我們還請到當?shù)赜胁湃A又年輕的調(diào)酒師并且結合廈門濃厚的咖啡文化,創(chuàng)造出風味迷人的創(chuàng)意雞尾酒。
你問我以后長遠來說軒尼詩在中國會成為一個怎樣成功的法國干邑品牌,這必須需要對當?shù)匚幕貏e敏感,必須要有這個能力去把兩個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我覺得我們有不同的方式去做這個交接,喝酒的文化已經(jīng)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這是其中一個。另外一個就是美食,對于中國人來說,“民以食為天”,目前在中國用酒搭配美食的大部分都用白酒或者是葡萄酒。所以用軒尼詩干邑搭配美食其實是一個很新的東西,在福建和廣東可能會比較流行,我們希望軒尼詩干邑與美食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