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眹鴦涨?/STRONG>
2008年12月,順利獲選的奧巴馬總統(tǒng)向希拉里伸出了橄欖枝。從各個方面看,這都不容易。除了兩個人之間那場風云激蕩的初選,還有更微妙的關系。最關鍵的是,希拉里是強勢的、充滿野心、羽翼豐滿的“黨內(nèi)大佬”,和初出茅廬的新總統(tǒng)奧巴馬,將以怎樣一種方式合作呢?
對希拉里來說,接過國務卿的職位,是一個關鍵性的選擇。她又找到了新的政治舞臺,但是必須重新證明自己。她要證明自己能夠和奧巴馬總統(tǒng)合作,能夠抹去棱角分明、夸夸其談的政客色彩,能夠做點實事,收拾前任留下的外交攤子。她要證明自己和奧巴馬總統(tǒng)一樣求“變”,跟前任不同。
四年以后,希拉里說,她對這份工作的強度感到吃驚。這是一份每天24小時,一周七天不休的工作。要讓美國的“大棒外交”變成繡花般的穿針引線、長袖善舞,希拉里必須把一年中一半的時間花在“環(huán)球旅行”上。四年里,希拉里跑遍了110多個國家,總行程驚人地超過了135萬公里。美國媒體因此把希拉里稱為“最繁忙的國務卿”,而如果把出訪國家數(shù)量作為外交成果評判的重要指標,那么希拉里也將是美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國務卿”。
四年下來,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希拉里衰老了、疲憊了、暈倒了。她準備離去。但美國外交政策已經(jīng)深深刻下了希拉里式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