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11月17日,是習近平主席美國舊金山之行的第四天。當天上午,他出席此訪期間最重要的一場多邊活動——APEC第30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當天下午,習主席離開舊金山啟程回國。
四天的舊金山之行,時機特殊、內涵豐富、意義非凡、舉世關注。從中美元首會晤,到APEC會議,雙邊多邊活動密集交織。從元首外交戰(zhàn)略引領,到面向美國人民發(fā)表演講,重大外交行動整體運籌。從“中美要好好打交道”到“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中國聲音誠摯而堅定。如何讀懂這次舊金山之行?《時政新聞眼》從四個維度為你梳理。
△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01
這些提問發(fā)人深省
這些年世界很不太平。前不久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一位來訪的外國領導人在見到習近平主席時深有感慨:國際形勢的演變完全印證了習主席作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zhàn)略判斷。
在這樣的歷史當口,這一代政治家對當代人和后代人肩負著極大的責任。
在17日的APEC第30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主席說,“作為亞太地區(qū)領導人,我們都要深入思考,要把一個什么樣的亞太帶到本世紀中葉?如何打造亞太發(fā)展的下一個‘黃金三十年’?在這一進程中如何更好發(fā)揮亞太經合組織作用?”
此前一天,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中,習主席指出,“亞太合作下一個30年將走向何方,成為我們面臨的新的時代之問。”
連續(xù)發(fā)問,引人深思。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這次美國舊金山之行,習主席多次針對中美關系發(fā)展、亞太合作前景等重要命題鄭重提問,展現了對歷史、對人民、對世界負責的態(tài)度。

中美元首會晤,是習主席舊金山之行最受關注的一場活動。這場會晤是在中美關系處于關鍵階段的大背景下舉行的。重返巴厘島、通往舊金山,真正推動中美關系穩(wěn)下來、好起來,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在中美關系遭遇嚴重困難的時刻,習主席曾多次指出,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系,攸關世界前途命運,是兩國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
15日,習主席在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時,再次鮮明指出,“中美有兩種選擇”,“兩種選擇代表著兩個方向”。對此,中國的態(tài)度也是鮮明的:“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沖突對抗的后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
當天晚上,習主席在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時,再次提出“中美到底是對手,還是伙伴”這個首先要回答的問題,并強調“這是一個根本的、也是管總的問題”。面向美國人民,習主席堅定作答:“中國愿意同美國做伙伴、做朋友。”
“中美要好好打交道。”這一句誠摯的話語,表達的就是要找到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