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經受住了身心考驗”
“歡迎回家,我們的英雄,我們?yōu)槟銈兏械津湴痢?rdquo;這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降落當日,一位網友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寫下的一句話。
從無畏出征,到功成歸來,在太空出差半年的3位航天員,已經成為網友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英雄。
4月18日,人民網轉載文章《浩瀚星河 永不止步》,也為中國航天精神和航天員點贊。文中提到,中國航天人接續(xù)奮斗,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刷新浩瀚太空里的“中國高度”,培育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鑄就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的輝煌,更為全社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4月1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新媒體賬號發(fā)表題為《主播說聯(lián)播——宇宙級點贊!這就是中國航天!》的新聞,向網友們展示了航天員歸來的溫馨一幕。文中提到,返回艙17年來第一次直立落地,穩(wěn)穩(wěn)當當,航天員舒適度大大提升。出差半年,三人組留下了無數經典場面。而回來后,一些溫馨場面同樣讓人印象深刻。葉光富比心報平安,王亞平接受總臺專訪時說“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一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是,王亞平見到女兒時,立刻掏出“星星”,笑著遞給女兒,這一幕讓人動容。
關于中國載人航天精神的話題也在網上引發(fā)了熱議。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這就是中國的載人航天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30年來,中國航天員不忘初心,頑強拼搏,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4月17日,中國青年報發(fā)表文章《航天員女教頭點贊“太空出差三人組”:他們經受住了身心考驗》。文中提到,有著航天員“女教頭”之稱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tǒng)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點贊剛剛返回的“太空出差三人組”:“3名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良好,協(xié)同配合默契、工作緊張有序、生活豐富多彩、任務完成出色,他們經受住了身心考驗以及完成任務各方面的能力考驗。”
“中國航天,又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神舟十三號的凱旋,標志著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最后一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意味著,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大幕正在拉開。
據央視新聞官網消息,4月17日下午3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表示,中國空間站建造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分別規(guī)劃了6次飛行任務,其中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主要任務目標是全面突破并掌握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相關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完美收官,階段任務目標全面實現,為中國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長期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航天,又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
這是新華網發(fā)布的文章《遨游九天今凱旋——寫在神舟十三號返回地球之日》中的一句話。文章稱,就在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的5天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fā)布消息,執(zhí)行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fā)射任務的長征七號遙五運載火箭已完成出廠前所有研制工作,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fā)射場,將與先期運抵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一起按計劃開展發(fā)射場區(qū)總裝和測試工作。
事實上,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靜待的,遠遠不止天舟四號一個。
中國空間站工程即將進入建造階段。這也意味著,中國將在今年年內發(fā)射問天和夢天2個空間站實驗艙、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2艘載人飛船、天舟四號和天舟五號2艘貨運飛船,同時還將首次實現6名中國航天員同時在軌。
這將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時刻,一個屬于中國航天的未來之路徐徐鋪開。
4月17日,人民網轉載人民日報文章《讓科技創(chuàng)新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力》,為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做下注解。
文中提到,科技創(chuàng)新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中國載人航天朝著星辰大海不斷邁進,是中國科技事業(yè)勇攀高峰的生動縮影,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照亮民族復興之路的充分體現,也是發(fā)展壯大的中國有能力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的有力例證??萍紕?chuàng)新的前沿永無止境,科技創(chuàng)新的前景鼓舞人心。展望未來,中國將同國際社會一道,超越疆域局限和人為藩籬,共同推進科技開放合作,共享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共創(chuàng)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楊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