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何去何從?
但是歐洲的熱情是否會消退?如果局勢長期無法穩(wěn)定,烏克蘭難民該怎么辦?
里希特此前對德媒表示,目前人們提供幫助的出發(fā)點是難民外逃的情況不會持續(xù)。“如果持續(xù),德國的幫助熱情也可能下降,仇外言論可能增加。”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2015年的難民危機就體現了公眾的同情心會很快消散。瑞典和美國研究者2017年的一篇論文發(fā)現,2015年9月媒體登載了海灘上的敘利亞男孩尸體照片后,瑞典紅十字會為敘利亞難民設立的基金收到的捐款暴增,但僅僅5周后捐款數就回落到照片發(fā)布之前的水平。
是否會有大量烏克蘭難民在歐洲找到工作,長期居留?事實上,歐盟這次給烏克蘭難民提供了工作的權利,而且由于與歐盟的合作加深,以及經濟發(fā)展程度的巨大差異,戰(zhàn)事爆發(fā)前就有大量烏克蘭人在歐盟及其他西歐國家工作。根據“布拉格進程”(Prague Process,歐盟與伙伴國發(fā)起的促進移民管理合作的機制)等機構2021年發(fā)布的一份報告,烏克蘭是歐盟最大的外籍勞工來源國,烏克蘭人在歐盟主要從事運輸、農業(yè)、建筑、餐飲等報酬不高的行業(yè),以年輕男性為主,獲得的多為3-5個月或6-11個月的短期居留和工作許可。
東歐的保加利亞和匈牙利都存在人口減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法新社報道稱,他們都非常歡迎烏克蘭難民。保加利亞雇主協會致信該國政府稱,可以給20萬烏克蘭難民提供工作,尤其歡迎有保加利亞血統并會說保加利亞語的人。
但此次來到西歐的難民中有許多兒童和老人,許多難民尤其是女性需要一個人照顧家中老小,她們如何找到合適的工作也是一個難題。
“很多雇主只是把烏克蘭難民看作廉價勞動力。”德國律師馬丁·貝歇特(Martin Bechert)對德國《世界報》表示。他警告說,可能有雇主利用難民的困境,不給他們發(fā)放正常水平的工資。
克里斯普告訴澎湃新聞,難民情況的持續(xù)時間經常遠遠久于人們一開始的估計,即便難民來源國國內的情況好轉,一些難民仍會選擇留在國外。“因此,應該立即采取幫助新來的難民融入的措施,包括語言、就業(yè)、住房、教育等,并保障家庭成員能夠團聚,在一起生活。”
克里斯普認為,一些婦女兒童會愿意在局勢安全后盡快返回烏克蘭與家人團聚,一些留在烏國內的男性可能會在得到允許后離開烏克蘭,到妻子和孩子避難的國家與他們團聚。
目前中東歐的國家接納了大量烏克蘭難民,負擔較重,歐盟各成員國能否分攤難民也是一個問題。2015年的難民危機后,歐盟在各國間分攤難民的方案遭到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拒絕。面對這次烏克蘭難民潮,難民分攤計劃措施暫未啟動。
克里斯普認為,歐盟過去分攤難民的嘗試“非常糟糕”,他希望這次能夠自發(fā)進行一些分攤工作,讓在波蘭、匈牙利和摩爾多瓦的難民轉移到德國、奧地利、瑞士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
還有許多人呼吁,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在歐洲的烏克蘭難民。留在烏克蘭國內的人、在俄羅斯的難民、全球其他沖突地區(qū)的難民也需要幫助。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菲利波·格蘭迪(Filippo Grandi)3月15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說道,在全球關注烏克蘭局勢的同時,“其他需要政治注意和資源的情況不應被遺忘或忽視,尤其是阿富汗。”(來源: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