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9日電 題:國際年中觀察:解讀拜登這半年,“失去”的美國照進現(xiàn)實
作者:甘甜 郭炘蔚 孟湘君
2021年過去一半,美國總統(tǒng)拜登上任也近6個月了。作為四年任期的開篇,拜登急于“重建秩序”,讓美國“回歸”。
面對抗疫、經濟、種族、外交等諸多棘手問題,這位在政壇浸淫多年,意圖“看齊”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的78歲高齡總統(tǒng),究竟能否修復美國四年多來尤其是疫情期間丟失的一切?
【總統(tǒng)的雄心與現(xiàn)實:“生病”的美國能康復嗎?】
“現(xiàn)在是治愈美國的時候。政府的首要工作,是控制住疫情。”
——拜登,特拉華州威爾明頓,2020年11月7日
面對瘋狂蔓延的疫情和怨聲載道的民眾,抗疫是關系拜登政途是否順利,無法繞開的頭等大事。
上任首日,拜登簽署的第一項行政令,就是要求在聯(lián)邦政府內佩戴口罩;次日,他推出應對疫情國家戰(zhàn)略,積極推動疫苗接種,并趕在上任滿百日前,宣布完成為美國人注射2億劑新冠疫苗的目標。
1月下旬拜登就任前后,美國單日新增確診連超10萬例,累計病例逾2400萬。如今,全美日增確診降至1萬例左右,但累計確診已達3362萬、死亡60.3萬。
拜登政府嘗試控制病毒蔓延的速度,但這并未讓美國摘掉“全球疫情最嚴重國家”的帽子。
更令不少專家憂慮的是,美國新冠疫苗接種進度已明顯放緩。從提前完成百日接種目標,到美國“獨立日”接種目標宣告失敗,幾個月間,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美媒指出,與許多事務一樣,疫苗接種在美國被卷入“政治暗流”,陷入黨派分歧。
數(shù)據顯示,生活在農村和共和黨“大本營”的人,往往更不愿意接種疫苗。而7月4日能夠實現(xiàn)至少70%的成年人口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16個州,大選中均投票支持拜登。
與此同時,美國醫(yī)療體系也存在結構性的不平等,除了部分南部州醫(yī)療基礎設施有限,對于有色人種來說,診所遠離社區(qū),也使其疫苗接種尤為困難。
疫情發(fā)生一年多以來,科學讓位于政治,已經讓美國人嘗到了巨大的苦果。在德爾塔等變異毒株肆虐的當下,拜登的抗疫雄心,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問題。
6月7日,西方智庫一項對歐美11國的民意調查顯示,受新冠疫情應對的影響,美國作為全球領袖大國的聲譽,在法、德等國民眾中受損。拜登上任后,還未能挽回美國在疫情前的地位。
【少數(shù)族裔困境:“憤怒”的美國還有正義嗎?】

2021年4月4日,紐約舉行反仇恨亞裔大游行。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弗洛伊德之死是響徹美國的警鐘。我將尋求治愈長期困擾我們國家的種族創(chuàng)傷。”
——拜登,賓夕法尼亞州費城,2020年6月2日
同樣讓自詡多元、包容的美國顏面盡失的,還有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肖萬跪壓致死一案。
拜登入主白宮后,簽署了一系列圍繞種族平等政策的行政措施,以彰顯立場和決心。
2021年6月25日,事件核心人物——白人警察肖萬謀殺罪成,獲刑22.5年。
盡管拜登宣稱,肖萬的定罪是“是朝著美國正義邁進的一大步”,但現(xiàn)實是,疫情以來,非裔、亞裔等大批少數(shù)族裔的境遇急劇惡化。
以特朗普為代表的政客不斷煽動“白人至上”主義,讓美國極右翼思潮和排外主義情緒持續(xù)膨脹,并走向極端化和暴力化,疫情則成為“助燃劑”。
因警察誤將手槍當做電擊槍使用,20歲非洲裔男子被“意外擊斃”;在紐約地鐵,菲裔男子無故被人用刀割臉;由于頻遭仇恨犯罪,不少亞裔被迫組織起來,學習防身術,攜帶胡椒噴霧、報警器和電擊槍出行……
在美國早已根深蒂固的系統(tǒng)性歧視面前,分析指出,拜登的改善措施,難以觸及實際問題。
想要糾正歷史和平等對待弱勢群體?《華盛頓郵報》認為,在這些方面,拜登“幾乎沒有什么具體的成就可言”。想要在種族問題上取得實質進展,絕非一日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