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水能喝?反正菅義偉喝不下】
日本要排污入海,作為其鄰國和利益攸關方,中韓等亞太國家首當其沖。
“核污水將會通過洋流,先到阿拉斯加或加拿大,還有夏威夷,然后順著洋流回到亞洲,進入東海和黃海,我們的魚蝦就會受污染。”首都醫(yī)科大學吳巍教授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指出。
盡管東京當局強調,將處理、稀釋核污水,使其核輻射水平低于飲用水;東電也稱,通過“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的處理,排放入海的是含微量氚的處理水,但這樣的處理方式,就夠了嗎?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按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的說法,“那些水喝了也沒什么事”,但首相菅義偉2020年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的舉動,則讓麻生“打臉”。
東電在現(xiàn)場曾告知菅義偉處理過的核污水可以喝,不過,他只是看了看,并未“干了這杯水”。

圖為日首相菅義偉2020年9日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視察時,被告知核污水稀釋后可以喝。但他最終沒有飲用。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
【吃了污染魚如損傷基因,不止影響一代人!】
日本《朝日新聞》曾報道,其他國家正常運轉的核電站在控制氚含量的前提下,將核廢水排放入海。但事實是,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所含放射性物質成分極其復雜,與普通核電站廢水不可同日而語。
吳巍介紹說,核廢料中含有銫、鍶、氚、鈷、碘等多種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從十幾年到幾千年不等。以目前的核處理手段,很難達到日本所說的排放標準。當核污水排入海后,其中同位素會隨食物鏈遷移,海洋生物尤其貝類、魚類等可以富集同位素,人類如吃了受污染的海產品,會產生難以估量的危害。
此前,俄羅斯專家指出,生活在北太平洋,隨洋流流動的魚類,已受到福島核電站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占據俄羅斯人餐桌的鮭魚等,會進一步被波及。
“人吃了被放射性物質污染的海產品,這些放射性元素會成為人體細胞的組分,人的基因會受到損傷,產生癌癥、畸胎等多種疾患。”吳巍明確指出。
吳巍還表示,“這種基因突變是可遺傳的,這會嚴重地影響人類基因的質量,使人類退化。”
【難道沒有辦法能治日本了嗎?】
日本如此膽大妄為,難道沒有有關國際法和條約來約束日本,強制其履行義務嗎?
從《倫敦傾廢公約》到《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都明確禁止向海洋排放核廢物。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姬揚對中新網表示,“日本大規(guī)模地將核污水排入海洋,無疑是相當惡劣的行為,挑戰(zhàn)國際法律法規(guī)的底線,絕非負責任國家的應有舉措。”
此外,《及早通報核事故公約》還顯示,締約國有義務對引起或可能引起放射性物質釋放、并已經造成或可能造成對另一國具有輻射安全重要影響的超越國界的國際性釋放的任何事故,向有關國家和機構通報。
然而,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以符合標準為理由,試圖繞開國際法。它們以為可將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合理化,這是非??膳碌氖虑?。國際綠色和平組織認為,韓國政府等應當做好準備,并就此事向國際海洋法院提起申訴。
13日,韓國外交部召見日本駐韓國大使相星孝一提出嚴正抗議,要求提供核污染水處理相關的透明信息、遵守國際社會都能接受的有關環(huán)境標準等。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表示,日方不能對權威機構和專家的意見充耳不聞,更不能罔顧國際公共利益,將福島核污水往海里一倒了之。
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也發(fā)聲明稱,“我們對此表示嚴重關切,期待日本政府展現(xiàn)出應有的透明度,向有關國家通報自己可能構成放射性威脅的行動。”
【美國日本為何“唱雙簧”?】
而就在多方強烈表達反對聲音之際,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的立場出現(xiàn)了偏差。其為日本“背書”稱,日本選擇的核污水處理方法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且符合國際慣例。
設立于1957年,旨在促進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為何出現(xiàn)這樣的“偏袒”?報道此前披露,國際原子能機構與日本關系深厚,2009年起,日本人天野之彌擔任該機構總干事。
更有諷刺意味的是,當年用兩顆原子彈夷平日本廣島、長崎,加速日本二戰(zhàn)投降進程的美國,似乎沒有將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染可能損害美國自身考慮在內,站出來為盟友“撐腰”,稱日方的措施“似乎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縱容日方作惡。
美國日本為何在此事上“唱雙簧”?這或許與將于4月16日舉行的日美首腦會談有關。日本首相菅義偉15日就將啟程訪美,他將成為拜登作為總統(tǒng)舉行面對面會談的首位外國首腦,拜登曾作為副總統(tǒng)任職的奧巴馬政府,長于經營日美關系。
據日本放送協(xié)會(NHK)調查,日美首腦會談預計舉行之際,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受訪者中有7成認為,當下應進一步加強日美同盟關系。
【聲討背后,日本對自己也沒信心?】
“從技術層面講,關于大量核污水排放到海洋中的可行性討論,必須建立在具有可信的、可以驗證的數(shù)據之上。”姬揚指出。
而事實上,日本媒體似乎都對日本數(shù)據沒信心。
日本共同社4月13日發(fā)文,對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方、今后排污入海的實施主體——東京電力公司提出質疑:“主體性和信用盡失的東電,能否推進這些工作和程序,尚是未知數(shù)”。
這并不是無端指責。
一方面,東電用來處理核污水的專門設備,自2013年啟用以來故障頻現(xiàn)。即使核污水在經處理后,一些核素的含量也不能保證達標。
另一方面,東電曾被曝因核污水處理設施不足,直接將低放射性污水排入大海;福島第一核電站還多次被曝發(fā)生核污水泄漏。一樁樁一件件,均暴露出東電和相關機構管理上的混亂。
“東電的丑聞,令人不得不對安全性感到極強的憂慮。”日本全國漁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會會長岸宏強調;福島縣漁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會會長野崎哲則指責東電“毀約”,稱其沒有得到各方理解就做出決定,自己“對不起下一代的漁民”。
也難怪,在此次輿論戰(zhàn)中,東電幾近“隱身”,日媒形容其“始終采取被動等待姿態(tài)”。
總而言之,日本將釋放出的這頭“哥斯拉怪獸”,將對全球環(huán)境產生實質影響。無論看起來多么“溫和無害”,“小事重禮節(jié)、大事裝糊涂”的日本,自私本性已展露無疑,只會招致更多罵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