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難以拯救分裂之國
拜登宣揚抱著善意施展能力。在四年惡意之后,這是一個可喜轉(zhuǎn)變,但這本身不能拯救這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它失靈的法院,以及在國會尋求安全保護、卻拒絕戴口罩或接受金屬探測器檢測的議員們。釋放過去四年的強烈怨恨是簡單的,遏制這種恨意卻需要天才。參議員吉利布蘭德本周對我說,拜登政府必須從建立信任開始,因為在美國,沒有人會相信他或她沒有投票支持的黨派提出的任何東西。她還說,這一屆民主黨把持的新國會面臨的最艱巨任務(wù)是,讓兩黨合作推動立法再次成為常態(tài),從而表明,當(dāng)立法有利于美國人民時,黨派政治是可以靠邊站的。拜登和哈里斯必須表明,掌權(quán)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掌握更多權(quán)力。
1987年剛從大學(xué)畢業(yè)的我開始為生計而寫作之際,“超級大國”這個詞經(jīng)常被很多人提起。蘇聯(lián)解體時,我接受了美國是唯一超級大國、而且這對世界有利的見解。在那以后,我已經(jīng)不支持成為超級大國的想法了,并對超級大國是否存在抱有懷疑——但無論美國曾經(jīng)是什么,它如今再也不是了。奧巴馬最近說,他“尚未準(zhǔn)備放棄美國的可能性”。如果對奧巴馬而言,美國只是有“可能”,那對我們其他人來說,它如何能看起來更好呢?廢墟上可能最終會建立起新的東西,但沒有人會重建過去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