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大熊貓夫婦喜誕幼崽

2020年7月20日晚,生活在韓國京畿道龍仁市愛寶樂園的中國大熊貓夫婦樂寶、愛寶,迎來了它們的第一個寶寶。這只雌性幼崽出生時身長16.5厘米,體重197克。
比利時
雙胞胎“寶弟”和“寶妹”迎來周歲生日

2019年8月8日,旅居比利時的雙胞胎大熊貓“寶弟”和“寶妹”出生于天堂公園。今年8月8日,這對可愛的雙胞胎迎來了一周歲生日。它們的爸爸、媽媽是2014年由中國送抵比利時的大熊貓“星徽”、“好好”。
荷蘭
大熊貓“武雯”首次產(chǎn)崽

2020年5月1日,旅荷大熊貓“武雯”在荷蘭歐維漢茲動物園產(chǎn)下一只大熊貓寶寶,這是旅荷大熊貓首次產(chǎn)崽。這只大熊貓寶寶屬于中國,它可以在荷蘭逗留四年,之后它將回到中國,為育種計劃繼續(xù)作出貢獻。
8月14日,荷蘭歐維漢茲動物園為旅居荷蘭的大熊貓“武雯”“星雅”生下的幼崽舉行了百日慶典暨命名儀式,揭曉了熊貓寶寶的名字——“梵星”。
有海外經(jīng)歷的熊貓語言不通怎么辦
外國飼養(yǎng)員為它苦學(xué)四川話
旅俄大熊貓“丁丁”和“如意”2019年抵達莫斯科,開啟為期15年的旅居生活。
從今年3月底開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俄羅斯的動物園等公共場所都關(guān)門停業(yè)。莫斯科動物園園長阿庫洛娃說,疫情期間中俄航運受阻,“丁丁”和“如意”的竹子供應(yīng)受到一定的影響。他們積極開拓其他渠道,保證了“丁丁”和“如意”的口糧。
為了能和大熊貓更好地交流,莫斯科動物園園長斯維特蘭娜·阿庫洛娃甚至都學(xué)會了四川話。 據(jù)她介紹,如果用俄語叫“如意”和“丁丁” ,這兩只大熊貓是不會轉(zhuǎn)身的,需要用四川話叫“如意”“丁丁”,這樣它們才會轉(zhuǎn)身。
照顧“海歸”大熊貓 外語和四川話齊上陣
按照中國與許多國家之間的協(xié)定,在外國出生的大熊貓在4至5年后會被送回中國。
這些“海歸”熊貓回家后,語言不通怎么辦?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飼養(yǎng)員們可是非常有經(jīng)驗的。在照料“海歸”熊貓的過程中,外語和四川話齊上陣,四川話教學(xué)工作穩(wěn)步推進!
中國“國寶”全球人氣爆棚
助推中外交流


在德國,受到疫情的影響,柏林動物園在3月曾經(jīng)一度閉園,直到4月28日才重新對游客開放。重新開放后,不少游客專程來看大熊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