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突然要求中方在24日下午4時前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中國將如何反制?兩國關系是否會在“以牙還牙”的對抗中失控?自華盛頓單方面挑起“閉館”沖突以來,國際輿論充斥著各種不解與擔憂的聲音。國務卿蓬佩奧、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史迪威等美國官員22日紛紛跳出來,無端指責中方開展“間諜活動”,聲稱休斯敦總領館是中國盜竊美國知識產權的行動中心。“美方稱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從事與身份不符的活動,這完全是惡意誣蔑。”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23日痛斥道,美方的“閉館”要求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中美領事條約有關規(guī)定,嚴重破壞中美關系,“這是在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的橋梁”。今年以來,國際社會見證了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南海、香港、華為等問題上不斷升級對華挑釁,有關“兩國關系處于自由落體狀態(tài)”的評論聲一再響起。如今,隨著華盛頓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動,這種擔憂的情緒達到頂峰。“中美關系降至自40多年前外交正常化以來最嚴峻的水平。”美國《紐約時報》23日說。對于白宮的最新舉措,不少外媒給出“魯莽”“過激”的評價。究其原因,有分析認為,這是特朗普的競選策略與其政府內部對華鷹派冷戰(zhàn)思維相結合的結果。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22日在白宮記者會上,當被問及有沒有可能關閉更多中國駐美使領館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回答,“這一直是有可能的”。同一天,在丹麥訪問的蓬佩奧說,中國在休斯敦的行動造成“廣泛影響”,“被偷走的不僅是美國的知識產權,還有歐洲的知識產權,造成幾十萬工作崗位流失”。“特朗普總統表示‘夠了’,我們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蓬佩奧稱。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比根22日則說,關閉領館的決定是回應美中關系之間“長期以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他指責中國“日益強硬和挑釁的行動”造成今天的局面。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獲得的一份由美國執(zhí)法官員匯編的7頁文件,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聲稱,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試圖“非法”轉移醫(yī)學研究等敏感信息;說服50多名研究人員、學者將自己掌握的研究或信息轉交給中方機構;脅迫被中國通緝的逃犯回國等。一向反華的美國參議員盧比奧22日渲染道,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不是外交設施”,而是中方在美國開展大規(guī)模間諜以及拓展影響力行動的樞紐。
史迪威22日也宣稱,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是中方盜竊美國知識產權的行動中心,該機構有從事“顛覆性行為”的歷史。不過《紐約時報》說,他幾乎沒有提供什么細節(jié)來證明自己的論斷,只提到一件事:5月31日,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蔡偉和另外兩名外交官用虛假身份護送中國旅客到包機登機口。
對于此事,汪文斌23日表示,中方領事官員進入機場限制區(qū)域事先經過美方批準,使用的是美方國務院批準的領事證件。此事合法、合規(guī),也有很多先例,美方的說法完全是在編造理由。
“其實這個問題我已經無數次跟美國的媒體在講,可惜的是,可能我的聲音太小,他們聽不到。”當事人蔡偉23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作出詳細回應。他說,自己辦理送機使用的證件是美國國務院頒發(fā)的,當時是有一批留學生回國,總領館方面給他們送了口罩和防護服,還拷了一個小盤告訴他們回國如何隔離,“我所有的東西,包括我本人在內,都安檢過”。
針對美方的無理行徑,汪文斌23日說,中方將做出必要反應,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同一天發(fā)表聲明強調,美方有關指控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另外,單就中美駐對方國家使領館數量和外交領事人員數量而言,美方遠遠多于中方。“美方不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大使館提醒道。
據美國彭博社23日報道,美國在中國內地設有駐北京大使館和5家總領館,外交官人數大約為700人,這一數目不包括駐香港總領館的人數。美國駐華大使館共有約400至500名外交官,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共有約300名外交官。
英國廣播公司(BBC)22日說,對于為何關閉中方總領館,“美國官方解釋口徑不一”。除了與“間諜行為”有關的指控,美方官員還提到疫情。當被問及美國此舉發(fā)出何種信號時,白宮顧問康威22日稱,特朗普對中國處理疫情的狀況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