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新冠肺炎命名拒貼“中國標簽” 外媒:避免引發(fā)歧視暗示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道 引發(fā)疫情的新冠肺炎有了正式名稱。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總干事譚德塞2月11日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VI”為病毒,“D”為疾?。?。外媒稱,與預期一樣,這是一個絕對中性的名稱。
據《俄羅斯報》網站2月12日報道,按照WHO建議,正式名稱既沒有對新毒株發(fā)源地的暗示,也沒有任何其他可能對首先發(fā)現該病毒的國家造成經濟損失或引發(fā)對該國人民歧視的暗示。
報道稱,這是在命名禽流感、豬流感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的失敗經驗后制定的準則。這些名稱在疫情期間造成諸多麻煩:比如,一些國家緊急性大規(guī)模宰殺禽畜,后來發(fā)現無需如此;而中東地區(qū)的旅游業(yè)則受到打擊。
另據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2月11日報道,新型冠狀病毒引發(fā)的疾病有名稱了:COVID-19。世界衛(wèi)生組織基于病毒種類及首次發(fā)現病例的年份選擇了這個名稱。
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2月11日宣布了這個命名。
報道稱,世界衛(wèi)生組織顧問僅以引起疾病的病毒類型為主要考慮選擇這個名稱。譚德塞解釋說,名稱中的“D”是指疾病,“19”代表首次發(fā)現病例的2019年。
據報道,該病毒曾被臨時稱為2019-nCoV。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負責新型病毒命名的冠狀病毒專門小組11日建議將這種新型病毒命名為“SARS-CoV-2”。這個名稱反映了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引起“非典”疫情的冠狀病毒的基因相似。
世界衛(wèi)生組織顧問選擇以“COVID-19”作為病名,避開了將疫情暴發(fā)與首次發(fā)現病例之地掛鉤。雖然過去曾經使用病源地命名新疾病,但是現在認為這種命名方式有詆毀色彩。一些專家如今后悔曾將另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感染命名為中東呼吸綜合征。
譚德塞說,為該疾病命名很重要,因為可以避免使用其他不準確或是污名化的名稱,同時也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冠狀病毒疫情提供一個標準格式。
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不一定有相互關聯的名稱(比如HIV與AIDS),但是近來負責正式命名的人員采取了將二者關聯的方法。比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就是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SARS-CoV)引起的。
報道指出,明確命名也有助于防止媒體與網上眾多隨意命名者將病毒與首次發(fā)現病例之地掛鉤。

2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言。 新華社記者陳俊俠攝
(2020-02-13 14:2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