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諾貝爾文學(xué)獎頒獎典禮的舉行,漢德克的反對者和批評者更是鉚足了勁要讓他難堪。根據(jù)英國《衛(wèi)報》的報道,除了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波黑和克羅地亞的政府官員和外交官先后加入了對這次頒獎典禮的批判和抵制,瑞典文學(xué)院內(nèi)部也有人在上周宣布會抵制這次頒獎典禮。
同時,繼土耳其駐瑞典大使2天前宣布拒絕出席頒獎典禮后,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也于昨天(12月11日)公開批判了將諾貝爾文學(xué)獎頒給漢德克的決定。根據(jù)土耳其媒體的報道,埃爾多安還感謝了那些抗議這一頒獎決定的各國官員和示威者。
公開資料顯示,土耳其與塞爾維亞一直彼此敵視,這既有奧托曼帝國時期的“舊恨”也有冷戰(zhàn)時期的“新仇”。所以早在當年的波黑戰(zhàn)爭中,土耳其就是積極支持前南斯拉夫的其他民族找塞爾維亞“算賬”的一員。如今圍攻漢德克,自然也少不了他們一份。

截圖為土耳其媒體對此事的報道
然而,不論上述這些國家怎么抵制,也不論西方媒體及其意識形態(tài)共同體上的學(xué)者和抗議者,如何威脅要把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如何痛斥諾貝爾文學(xué)獎被頒給了一個“希特勒的支持者”和“大屠殺的否認者”和“假新聞的制造者”,早已習(xí)慣了這些爭議和批斗的漢德克,還是從容地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過了這份大獎,以及94.8萬美元的獎金。

截圖為瑞典媒體對頒獎典禮的報道
他也并不介意在當晚的諾貝爾晚宴上,被安排在距離國王和王后最遠的主桌座位上。
畢竟,《紐約時報》在一篇名為“天才、大屠殺否認者,還是兩者皆是”的報道中,就引用歐洲其他文壇名人的觀點稱:漢德克在文學(xué)上的才華,確實比其他人更配得上諾貝爾獎。

截圖來自《紐約時報》的報道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在罵他。塞爾維亞總統(tǒng)亞歷山大⋅武契奇就對漢德克獲獎表示祝賀,還稱他是塞爾維亞“真正的朋友”,是一位“勇敢和有尊嚴”的“杰出知識分子”,并邀請漢德克訪問塞爾維亞。

截圖來自土耳其媒體對此事的報道
最后,從今年10月澎湃新聞一篇關(guān)于漢德克的報道來看,他之所以不惜背負西方的罵名,也要堅持自己對波黑戰(zhàn)爭和塞爾維亞的看法,或許與他對于南斯拉夫深切的情感有關(guān)。
這篇報道介紹說,漢德克曾在2016年訪華時這樣闡述過他對南斯拉夫的感情:
“對我來說,南斯拉夫意味著一個沒有民族主義的國度。在那個時候,南斯拉夫代表了第三條道路。但鐵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經(jīng)濟面臨崩潰。經(jīng)濟崩潰后,民族主義又出現(xiàn)了。但當時有更好的方式解決問題,其實是能坐下來和談的,而不是戰(zhàn)爭。在這個過程中,西方也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沒有好的戰(zhàn)爭。可以說南斯拉夫一直深藏在我的心中,最后人們把南斯拉夫給毀掉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可恥的行為。所以我在這段時間寫了這方面的東西。每個作家不應(yīng)該對自己寫過的作品感到驕傲,但我對自己之前寫的關(guān)于南斯拉夫的作品其實是很驕傲的。”

截圖來自澎湃新聞的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