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稱,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縱火都是一種可被判處監(jiān)禁的重罪。然而在香港,在西方媒體看來,這是一種應(yīng)被視為“正常而高尚”的抵抗行為。這無異于黑白顛倒,是非不分。
“贊揚暴行”顛倒黑白
據(jù)伊朗法爾斯通訊社9月1日報道,在香港,暴力分子向警察投擲汽油彈,同時還將目標對準一些引人注目的建筑。高調(diào)的活動分子以及西方媒體似乎在“贊美”這些事件,而不是對所造成的重大損失和公眾安全受到的威脅表示擔憂。
英國廣播公司稱贊抗議者“有戰(zhàn)略頭腦、有組織”——把他們的暴力行為完全描述成面對警察的自衛(wèi)。西方認為,它確實擁有對香港最有利的東西,并愿意響亮而明確地宣稱這一點。然而,它今天所鼓勵和支持的行為已變得十分駭人聽聞。
報道稱,與以往人們認為的“亞洲國際都會”相去甚遠,活動分子及其支持者現(xiàn)在在香港制造了一個令人厭惡的反面烏托邦戰(zhàn)區(qū),前所未有的暴力、破壞和混亂已成為交往的準則。如果繼續(xù)下去,這些“焦土”戰(zhàn)略無疑將標志著香港作為全球金融和資本中心的終結(jié)——摧毀其聲譽、信譽和閃亮形象。
報道稱,香港許多抗議者的行為是在西方媒體的全盤支持下進行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既定慣例,即不管抗議者做什么,不管可能具有多大破壞性、多么可鄙,他們都將得到(西方國家)政府和記者——他們將此稱之為對政府和警察的正當回應(yīng),是為一項“崇高事業(yè)”而戰(zhàn)——的全盤支持。
報道指出,暴力場景受到歡迎和贊揚,盡管很少有人會容忍其在自己周圍如此頻繁地發(fā)生。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縱火都是一種可被判處監(jiān)禁的重罪。然而在香港,在西方媒體看來,這是一種應(yīng)被視為“正常而高尚”的抵抗行為。
報道稱,如果警察為確保公共秩序和安全以及制止肇事者而進行反擊,他們就會被描繪成有錯的一方。如果他們對縱火的活動分子使用水槍,那顯然是“警察暴行”。黑白顛倒,是非不分!
然而,香港最終會得到什么“戰(zhàn)利品”?這些活動分子不會得到他們想要的,但他們會將他們的城市燒成“白地”。這樣的場景不能反映出香港作為以商業(yè)聲譽、金融機遇和偶像文化特征而聞名的“亞洲國際都會”的標志性形象。投資者會退避三舍,游客會三思而行。其信譽染上的污點將難以清除,情況可能再也不會與以前一樣了。畢竟,這是西方想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