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號引用日本古籍《萬葉集》
第三,首次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自645年日本啟用首個年號“大化”以來,過去247個年號中辨明出處的均出自中國古籍,多數是《四書五經》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獻。比如“昭和”出自《尚書》的“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平成”出自《史記》的“內平外成”和《書經》的“地平天成”。因為此前負責選擇年號的專家多由通曉中國古典文化的學者擔任。
在這次新年號的評選階段,有呼聲認為,應該站在日本傳統(tǒng)文化的立場上,從日本古籍中選取。日本政府對此回應稱,此次正式委托提案的專家包括日本文化、中國文學、日本史學、東洋史學等領域的有識之士。
第四,首次通過網絡現場直播。1989年改元“平成”時,時任日本首相竹下登的講話由時任官房長官小淵惠三代讀,并通過電視轉播。然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這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僅親自發(fā)表講話,闡明新年號含義,還首次通過首相官邸官方賬號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現場直播,此舉被認為是符合新時代的宣傳手法。
創(chuàng)下4個首次的日本改元引發(fā)外界關注的同時,也帶動了日本各界對新紀元的期待?!度毡窘洕?a target="_blank">新聞》認為,新年號有望給日本的政治和外交帶來轉機。安倍政權如何度過與重要政治日程重疊的改元元年,關乎著下個時代內政外交的路線方針。啟用新年號的日本,政治經濟氛圍恐怕發(fā)生巨大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