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個廣告有問題?姜成運歸納了三點:
首先 ,廣告中出現(xiàn)的這位亞洲女性僅僅是一個讓白人男性客戶對自己感覺更良好的工具。
其次 ,這則廣告會讓亞洲女性在德國的日常生活更加艱難。在德國的一些亞洲人每天都面臨著性暴力和種族歧視,而這兩者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她認為,霍恩巴赫的廣告將給生活在德國的亞洲人帶來另一個真正的挑戰(zhàn),因為該廣告提供了另一個參考,嘲笑亞洲女性的形象。
第三點 ,霍恩巴赫故意挑選亞洲女性,是因為她們常常被當做外來的性物種被消費,且沒有自己的聲音。
被炮轟“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惡心”后,當?shù)貢r間26日,這家公司在其推特為該商業(yè)廣告辯護,稱廣告并非“種族主義”,而是對有關(guān)“城市生活質(zhì)量下降”的討論。↓

該公司表示,以亞洲女性為特色的工業(yè)城鎮(zhèn)應該是一個“虛構(gòu)的城市”,而不是亞洲的城市。
霍恩巴赫還聲稱,該廣告還有其他版本。↓

霍恩巴赫的一系列解釋并沒有平息事態(tài)。28日,該公司通過推特又發(fā)布了一則有關(guān)該廣告的開放對話的邀請,稱收到了不少來自亞裔社群的情緒性評論。還稱當有人因為這個廣告受傷或者憤怒時,他們會非常認真對待。↓

同一天,英國《每日郵報》《衛(wèi)報》等也報道了該事件,并都在標題中點出這則“種族主義”廣告在韓國引起的憤怒。 ↓


《每日郵報》稱,眾多韓國女性指責該公司宣揚亞洲女性在性方面順從的刻板印象。
29日,包括韓聯(lián)社、韓國《中央日報》在內(nèi)的韓國媒體也開始跟進報道此事,批判該廣告對女性的性客體化問題。 (注:指女性的身體、身體部分或性功能脫離了她本人, 淪為純粹的工具或被視為能夠代表女性個體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