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在美國紐約,警察在時代華納中心大樓附近調查。CNN辦公地點所在的時代華納中心大樓發(fā)現(xiàn)可疑包裹。新華社發(fā)
兩天內,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前國務卿希拉里等多名知名民主黨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紐約分部相繼收到疑似爆炸裝置。有評論稱,這起發(fā)生在中期選舉前兩周的連環(huán) “襲擊”,旨在煽動恐慌氣氛。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選舉向來有“十月驚奇”之說,這一系列可疑包裹事件立即令“政治暴力”成為新的尖銳話題,背后凸顯美國政治極化和社會嚴重分裂,對選情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惡作劇還是恐襲?
美媒稱,3天內,全美各地接連收到7個“炸彈包裹”。FBI稱,上述包裹都裝在馬尼拉信封里,貼有6枚不印面值的永久郵票,退信地址都是佛州議員舒爾茨的辦公室,包裹內都裝有“疑似破壞性裝置”,已被送往實驗室分析。據(jù)執(zhí)法官員介紹,這些裝置的主體是一根十幾厘米長的PVC塑料管,里面裝有疑似火藥粉和碎玻璃的混合物,另有一個電子時鐘改裝的定時器和一個導線連接的引爆器。技術人員將試圖查明上述部件在哪里購買,或者在哪里制造,是否留有DNA或指紋痕跡。
有專家認為,上述裝置可能只是不會引爆的惡作劇。“一只數(shù)字時鐘綁在炸藥管上,這通常只出現(xiàn)在假炸彈上,試圖制造戲劇性的緊張氣氛。真正的襲擊者一般不會在爆炸裝置上安裝可視時鐘,以免在炸彈引爆前向他們的目標發(fā)出警報。”《紐約時報》援引匿名人士的話稱,粉末已經(jīng)過測試,“完全無害”。
“這些包裹可能只是用來煽動恐慌的,”《大西洋月刊》如是判斷。理由有幾點,其一,這一系列潛入美國郵政系統(tǒng)的疑似炸彈,恰好都在造成傷害前被成功拆除。其二,眼下時機微妙,一連串“炸彈包裹”在這個本已神經(jīng)緊張的國家掀起巨大波瀾。其三,到目前為止,已確認的襲擊目標都是民主黨人,大部分與特朗普有“過節(jié)”,遭可疑包裹威脅的金融大鱷索羅斯則是民主黨人的主要捐助者。
目前嫌疑人的身份和動機仍不明朗,但紐約州州長、紐約市市長都給事件貼上了“恐怖主義”的標簽。有觀點認為,這個論斷并非危言聳聽,美國郵政系統(tǒng)有過“前車之鑒”。2001年秋天,佛州和紐約州的媒體機構、時任參議院多數(shù)黨領袖達施勒和參議員萊希的辦公室先后收到含有炭疽粉的信件,華盛頓郵政系統(tǒng)的兩名雇員在郵件處理中心死亡。不過,警方鎖定的嫌疑人、患有精神疾病的美軍科學家布魯斯·艾文斯最終于2008年自殺身亡。
特朗普是煽動者?
CNN評論認為,事件似乎是特朗普“煽動”的。《華盛頓郵報》舉例道,那些曾被特朗普口頭攻擊的對象終于淪為現(xiàn)實暴力行動的目標。為了競選沖刺,特朗普一直批評民主黨 “邪惡”、“太過危險不能執(zhí)政”;譴責奧巴馬的總統(tǒng)任期;甚至在集會上鼓動人們高呼“把她(希拉里)關起來”;在白宮講壇上奚落眾議員沃特斯“智商低”;抨擊中情局前局長布倫南、自由派慈善家索羅斯制造“陰謀論”;形容主流媒體是“人民的敵人”,指責CNN制造“假新聞”。
NBC政治分析師菲利普·盧克認為,對許多政客來說,過去的一天是一種“清算”,或者說發(fā)人深省的停頓,預示著兩周后“兩黨對抗、大難臨頭的政治氛圍”。美國歷史學家喬恩·米查姆指出,美國史上最分裂的政治時期(杰克遜時代、內戰(zhàn)期間、進步時代、上世紀60年代大災難期間)曾爆發(fā)針對政治人物的暴力,他擔心,歷史會在特朗普時代重演。“今天發(fā)生的一切就是風險提示:這是對政治和文化進行重新定義的時代,需要一種穩(wěn)定而不是煽動性的領導力。我們在高層中聽到太多煽動性的言論了。”
索羅斯的兒子亞歷山大稱,這一連串的未遂爆炸事件,是黨派政治環(huán)境日益惡化的結果?!都~約時報》表示,事件將威脅美國政治生態(tài)。
(原標題:誰給美國前總統(tǒng)和CNN寄了“炸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