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習近平將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歷史上,中國阿拉伯因絲綢之路相知相交。今天,中阿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伙伴,雙方互利合作領域越來越廣。
“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關于阿拉伯和中阿關系,習近平這些金句直抵人心,值得收藏!

2016年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總部發(fā)表題為《共同開創(chuàng)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1.中阿這份信任牢不可破,是金錢買不到的
在穿越時空的往來中,中阿兩個民族彼此真誠相待,在古絲綢之路上出入相友,在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甘苦與共,在建設國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這份信任牢不可破,是金錢買不到的。
2.一個國家發(fā)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fā)言權
“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個國家發(fā)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fā)言權。正像我們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變成紫羅蘭這一種花,我們也不能要求有著不同文化傳統(tǒng)、歷史遭遇、現(xiàn)實國情的國家都采用同一種發(fā)展模式。否則,這個世界就太單調(diào)了。
3.少一些沖突和苦難,多一點安寧和尊嚴,這是中東人民的向往
中東是一塊富饒的土地。讓我們感到痛心的是,這里迄今仍未擺脫戰(zhàn)爭和沖突。中東向何處去?這是世界屢屢提及的“中東之問”。少一些沖突和苦難,多一點安寧和尊嚴,這是中東人民的向往。
4.武力不是解決問題之道,零和思維無法帶來持久安全
武力不是解決問題之道,零和思維無法帶來持久安全。對話過程雖然漫長,甚至可能出現(xiàn)反復,但后遺癥最小,結(jié)果也最可持續(xù)。沖突各方應該開啟對話,把最大公約數(shù)找出來,在推進政治解決上形成聚焦。
5.我們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
中國追求的是共同發(fā)展。我們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
6.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
我們在中東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范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網(wǎng)絡。
7.大家一起做有來有往的鄰居
“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彼此要多拆墻、少筑墻,把對話當作“黃金法則”用起來,大家一起做有來有往的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