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要心手相連、并肩攀登,為深化中阿友好合作而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而共同奮斗。”“讓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中阿人民,打造中阿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通過絲綢之路開啟了黃河、尼羅河與兩河流域三大古老文明之間的交流。
新中國成立后,自1956年5月同埃及建交至1990年7月同沙特建交,中國先后同22個阿拉伯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譜寫中阿友好往來新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著眼于發(fā)展中國同阿拉伯國家關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對于推動中阿關系發(fā)展、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政治關系歷久彌堅
傳統友誼薪火相傳
60年前,兩國老一輩領導人高瞻遠矚,開啟了當代中埃外交關系,也打開了新中國同阿拉伯和非洲國家外交之門。
——2016年1月20日,習近平會見埃及總統塞西時的講話
在建設國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
在穿越時空的往來中,中阿兩個民族彼此真誠相待,在古絲綢之路上出入相友,在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甘苦與共,在建設國家的征程上守望相助。
——2016年1月21日,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的演講
在文明交流互鑒史上寫下重要篇章
絲綢之路把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經阿拉伯地區(qū)傳播到歐洲,又把阿拉伯的天文、歷法、醫(yī)藥介紹到中國,在文明交流互鑒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
——2014年6月5日,習近平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
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發(fā)展的推動者、工業(yè)化的助推者、穩(wěn)定的支持者、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我們要抓住未來5年的關鍵時期共建“一帶一路”,確立和平、創(chuàng)新、引領、治理、交融的行動理念,做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發(fā)展的推動者、中東工業(yè)化的助推者、中東穩(wěn)定的支持者、中東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
——2016年1月21日,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的演講
彼此信賴和依靠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60年來,中阿友好合作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也積累了寶貴經驗。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