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圖片 牛彈琴微信公眾號
有些詞語,看上去平淡無奇;但細細體會,往往是深意藏焉。
以最新的中美貿(mào)易磋商為例,根據(jù)央視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中美雙方進行了一次積極、建設(shè)性、富有成果的磋商。
奧秘,就在這三個形容詞上:
1、積極;
2、建設(shè)性;
3、富有成果的。
要知道,上一次美國代表團來北京,新華社的報道是:雙方進行了坦誠、高效、富有建設(shè)性的討論。
也是三個形容詞:
1、坦誠;
2、高效;
3、富有建設(shè)性的。
都是正面詞匯,但正面的程度不太一樣,其實也正說明了兩次會談的微妙差別。
至少這幾個小看點吧:
第一,為什么上次是“坦誠”,這次是“積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