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土耳其此次軍事行動的目的,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李偉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分析稱,土耳其此次在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問題上,擺出的是一個不妥協(xié)的、非常強硬的態(tài)勢,且在美國宣布相關決定之后立刻展開行動,就是為了向美國警示土耳其在庫爾德武裝問題上的底線。
在土方軍事行動開展后,美國方面的表態(tài)卻相對克制。美國白宮發(fā)言人桑德斯1月2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敦促土耳其在針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和言論中保持克制,并要求土方確保其軍事行動限定在一定范圍和時間內(nèi),避免造成平民傷亡。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甚至表示,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有其合理的安全擔憂。
在明知支持敘庫爾德武裝會觸怒土耳其的情況下,美國此前為何還要做出這一決定?
美國《華盛頓郵報》分析稱,美國把敘利亞庫爾德人看作是與伊斯蘭國家作斗爭的重要盟友,而且在解決敘利亞內(nèi)戰(zhàn)問題的過程中,庫爾德人也是針對敘總統(tǒng)巴沙爾·阿薩德的一項長期資產(chǎn)。
李偉建認為,在支持敘庫爾德武裝的問題上,打擊“伊斯蘭國”殘余勢力可能是美國的一個借口,背后還有更主要的目的。“在敘利亞問題進入到新的一輪談判或者對話時,關于敘今后的政治進程如何安排、戰(zhàn)后重建如何展開等問題,各方都希望擁有自己的代言人,以幫助自己占據(jù)更主要的位置。”李偉建指出,現(xiàn)在的敘利亞反對派、庫爾德人,包括美國宣布要成立的這支部隊,都是美國可以拿來和俄羅斯等其他國家在敘利亞問題上進行博弈的棋子和籌碼。
疏遠不至決裂
此次美國和土耳其在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問題上的分歧,引發(fā)了外界對于兩國關系的諸多猜測和擔憂。
不過,在公開的聲明中,這兩個北約盟國還是給彼此保留了面子。除美國聲稱理解土耳其的擔憂之外,土耳其官員也向外界強調,美國官員向土耳其保證阿夫林地區(qū)沒有美國軍隊,兩國不可能在該地區(qū)發(fā)生直接的沖突。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也聲稱,這次行動將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
李偉建認為,過去幾年中,美國和土耳其的關系逐漸走向疏遠。他分析稱:“此次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問題事關土耳其的核心利益,所以土方不惜同美國關系惡化,也要爭取這一部分利益。此外,土耳其近年來將外交政策重點轉移到了中東地區(qū)。為了增強影響力,土耳其就必須在耶路撒冷等問題上,站在中東國家的立場上發(fā)聲,很多時候和美國的論調不一致。但是,土耳其也沒有想過和美國徹底決裂,這并不符合它的利益。”
而另一方面,美國也必須從地緣政治的角度進行權衡。以色列《國土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如果美國必須在土耳其和庫爾德人之間做出決定,它將選擇土耳其——而庫爾德人也明白這一點。”“政治和經(jīng)濟方面的利益要求美國與土耳其保持良好的關系,特別是考慮到土耳其與俄羅斯及伊朗有合作。”
“美國如果跟土耳其較勁,只會把土耳其進一步推到俄羅斯這邊,而俄羅斯是美國在中東地區(qū)更大的競爭對手。”李偉建指出,“此外,敘利亞、伊拉克、伊朗也有庫爾德人的問題,美國如果堅持扶持庫爾德武裝,那么在這個問題上,這些國家就有可能聯(lián)合起來,并且進一步地在敘利亞問題上改變立場。一旦這種情況發(fā)生,美國可能會在中東問題上更加孤立。”(文/張永恒 張曉曉)
原題:昔日盟友“急眼” 美土誰將退讓?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1月25日 第 0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