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駱翼云: 讓所有人感受到 人性的光輝
羊城晚報:《金陵止戈人》這部短片的表現(xiàn)形式,是如何構(gòu)思出來的?
駱翼云: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構(gòu)思。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題裁,已經(jīng)有像《金陵十三釵》、《南京南京》被拍過很多了,所以我也想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講述一個和我們這代人成長經(jīng)歷相關(guān)的故事,從一個新的角度去探討,南京大屠殺這件事情究竟給我們這些90后的年輕人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在我們身上有什么樣的烙印。
畢竟只有一分鐘,你能傳達的信息其實是非常少的。就要看你怎么樣在這一分鐘之內(nèi)通過這種藝術(shù)跟思想的結(jié)合。如果說你只是找一個人,直接講述南京大屠殺發(fā)生在1937年,有30萬人被屠殺,我們譴責日軍的行為,這種平鋪直敘的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通過藝術(shù)、畫面、音樂還有人的表演的相結(jié)合,然后巧妙地在一分鐘之內(nèi)把它表達出來。
羊城晚報:在影片獲獎之后,評委以及你所了解到的外國人,是如何看待這部短片所展現(xiàn)的歷史的?
駱翼云:我們當時花了很多時間考慮這個東西該怎么做,才能夠讓完全不了解南京大屠殺的這一類人,對這段歷史感興趣,愿意去了解。我們做了很多嘗試,我們的想法就是要讓世界上不同國家的人能夠了解到這段歷史,同時又不會覺得是被教育了,而是他們自己感興趣,主動地去了解這段歷史,這也是我們當時做這條片子時,重點攻克的一個痛點。
評委私下告訴我,他們覺得這個題材很有意思,因為之前沒有看到過,甚至都不知道有(南京大屠殺)這件事情,更不知道有魏特琳這個人。他們覺得這部片子讓他們了解到新的歷史知識,并且在其中感受到了一種人性的光輝。
他們同樣覺得片子的角度很新穎,讓他們對這個中國的“志愿者”產(chǎn)生興趣,對片子中的“外婆”產(chǎn)生興趣,也對這段歷史、對南京這個城市產(chǎn)生興趣,可以說,短片達成了這樣的互動的過程和目的。
羊城晚報記者 李國輝
(原標題:要讓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