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常”結合新戰(zhàn)略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去奧氏遺產”似乎已成為一個“習慣性動作”。
“特朗普政府對美國核戰(zhàn)略的調整,是與奧巴馬時期主張的‘無核化世界’唱反調。相比民主黨的國際主義視角,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在執(zhí)政理念上更偏保守,更加注重美國本國利益。而特朗普本人作為共和黨內的反建制派,一些觀點又和共和黨的傳統(tǒng)理念不完全一樣。”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所長劉卿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因此,特朗普對使用核武器自有一套標準,并對美國核政策進行調整,也在預期之內。
不難看出,降低核武使用門檻的想法與特朗普政府秉持的安全理念一脈相承。上臺后,特朗普政府明顯繼承了里根政府時期“以實力求和平”的衣缽,最大程度利用美國的軍事優(yōu)勢,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對手形成震懾。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過去一年,美國軍費開支大漲。2017年底,特朗普簽署了一項總額近7000億美元的國防授權案,以快速提升美國軍力。據悉,這是自阿富汗戰(zhàn)爭和伊拉克戰(zhàn)爭以來,美國額度最高的年度軍費預算。
《俄羅斯報》網站曾刊文稱,特朗普及其親密戰(zhàn)友都在重復“通過武力實現和平”的信條,他給美國政策帶來的改變是,武力并非確保全球霸權的方法,但不應限制對它的使用。
在使用核武器方面,特朗普的行事邏輯同樣不外乎如此。
近一年來,朝核危機發(fā)酵,美朝對峙升溫,這更讓特朗普政府在擔憂朝鮮核能力提升的同時,堅定地認為加強自身核力量勢在必行。
“美國認為,朝鮮擁有核武器的事實,使美國保護日、韓以及美駐東北亞軍事基地的延伸威懾戰(zhàn)略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試圖通過降低使用核武門檻等方式,對朝鮮擁核形成一種再平衡。”劉卿指出,此外,近年來美國越來越覺得本國常規(guī)軍備優(yōu)勢被部分削弱,因此希望通過提高核武器使用的可能性,“核”“常”結合,在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上也形成一種新的政策平衡。
給全球帶來不安
特朗普政府想以武力求平衡,但目前看來,美國核政策的轉向將給世界帶來的是更多不安。
近來一段時間,在美國國內,限制甚至收回總統(tǒng)核打擊權限的呼聲不斷傳出。有分析稱,特朗普此前針對朝鮮的一些強硬表態(tài),早已引發(fā)美國政界對總統(tǒng)可能貿然發(fā)起核戰(zhàn)爭的憂慮。
對于國際社會而言,美國可能降低核武使用門檻更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消息。
共同社引述美國智庫“軍備控制協(xié)會”成員金斯頓·賴夫的觀點稱,如果美國核使用的情形擴大,將招致全球局勢趨于不穩(wěn)。
“作為擁有全球最龐大核武庫的國家,美國核政策的調整,將給現有國際核平衡態(tài)勢帶來沖擊,造成系統(tǒng)性的負面影響,一些國家可能因此重新評估核威脅問題,相應調整自身核政策。”劉卿表示,美國如果降低核武使用門檻,將強化其軍事霸權,給其他國家樹立壞榜樣。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fā)布的《2017年全球核力量發(fā)展趨勢》報告顯示,雖然全球核武器數量仍在持續(xù)減少,但核武器擁有國都在對其核武庫進行現代化升級。其中,美國對其核武庫的現代化升級,無論是在力度上還是在規(guī)模上,都遠超其他有核國家。
分析認為,美國一方面大力推進全球反導體系,一方面積極發(fā)展新的“三位一體”核力量,這必將迫使其他有核國家尤其是核大國升級核武庫,以維持全球戰(zhàn)略穩(wěn)定性。
其實,即便是美國的盟友,同樣為此不安?!度毡窘洕侣劇贩Q,對此前支持奧巴馬“無核化世界”構想、主張日本“為無核世界作出貢獻”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而言,面對特朗普政府在核政策上的轉變,是配合新變化,還是堅持原有原則,將是一個難題。
“美國盟友的心態(tài)很矛盾。一方面,美國降低核武使用門檻,給潛在對手造成震懾,增強對盟友的保護能力;另一方面,如果美國真的使用核武,一旦引發(fā)核災難,首當其沖還是這些盟友。”劉卿說。
不論之后新的《核態(tài)勢評估報告》究竟將如何定調,如今可以確定的是,特朗普政府選擇的方向離“無核化世界”相距甚遠,而這將使全球核不擴散進程蒙上陰影。(文/人民日報海外版 嚴瑜)
原題:美失去建“無核化世界”興趣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