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船終將出港遠航
“目前是百家齊鳴的階段。”顧一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與國外相比,我國智能船的研究起步較晚,還沒有形成全系列化產品,但與國外水平相當。
顧一清介紹說,中國船舶工業(yè)集團之前啟動了黎明工程項目計劃,以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設計的綠色海豚系列3.88萬噸系列散貨船為基礎,由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牽頭,多家單位參與,旨在國內率先研發(fā)、建造一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示范船舶。
“該項目首次嘗試將‘智能’概念應用于船舶領域。”顧一清說,是我國對智能船舶關鍵技術研究的初步探索。
在此基礎上,2016年12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復了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智能船舶1.0研發(fā)專項,為期三年。
該專項研究工作由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牽頭,招商局能源運輸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單位參與,旨在深入研究智能船相關技術體系,明確智能船設計方案,進行相關智能功能的研究開發(fā),并實現(xiàn)實船應用。
“智能船舶1.0研發(fā)專項的研究工作更加全面和系統(tǒng)。”顧一清介紹說,專項以航運市場對船舶智能技術應用的迫切需求為基礎,通過構建統(tǒng)一的網絡平臺和信息平臺,開展船舶綜合能效管理、設備運行與維護、貨物狀態(tài)監(jiān)控、自動駕駛輔助決策和船岸一體化通信管理等五大智能功能的研制工作,并在40萬噸礦砂船(VLOC)和30萬噸油輪(VLCC)上實現(xiàn)示范應用。“船舶營運將更加安全、經濟、高效、環(huán)保,同時為未來實現(xiàn)無人駕駛船舶奠定堅實的基礎。”
顧一清同時透露,明年將啟動智能船舶2.0——遠程遙控船舶的研發(fā),不久的將來,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無人自主船將航行在大洋上。
蘇玉民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我國在海上無人駕駛技術方面的研究進展很快,已經研制出了多型試驗樣機,雖然還沒有大批量應用,但正在逐步進入產業(yè)化階段,很快將進入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海上搜救、防災減災等領域。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cj/2017/08-04/829537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