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一名韓國士兵在韓朝邊界板門店非軍事區(qū)內站崗。
(來源:英國衛(wèi)報)
據韓聯(lián)社報道,韓國向朝鮮提議,于7月21日和8月1日,在朝韓分界的板門店舉行軍事會談和紅十字會議。韓國對朝拋出橄欖枝,南北關系曙光乍現(xiàn),令人期待。
新官上任 暖風勁吹
“若該提議付諸實行,朝韓將會進行自2015年12月以來的首次官方對話。”《華盛頓郵報》指出。“這次正式邀請顯示了韓國希望通過對話打破朝核僵局的決心。”《芝加哥論壇報》評論說。
事實上,近期韓國政府的對朝“暖風”一直勁吹。英國《衛(wèi)報》17日刊文稱,自韓國新任總統(tǒng)文在寅5月就職以來,“一直提倡南北對話,努力將朝鮮重新帶回談判桌前。”
據韓媒報道,文在寅上月曾提議韓朝聯(lián)合組隊參加平昌冬奧會。在6日德國柏林的演講中,文在寅呼吁7月27日,即《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簽署64周年當天,雙方停止在軍事分界線一帶的敵對行為。相關緩和朝韓局勢的提議被稱為“柏林構想”。
“我們提議舉行的兩場會談正是文在寅總統(tǒng)‘柏林構想’的跟進措施,是緩解半島緊張局勢和開展韓朝合作的當務之急。”韓國統(tǒng)一部長趙明均在17日的記者會上說。
各有考慮 各有期待
“作為韓國‘進步派’代表人物,文在寅基本上延續(xù)了金大中、盧武鉉等‘進步派’政府對朝溫和的政策傳統(tǒng)。”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與‘保守派’相比,‘進步派’一直主張相對獨立的國防和外交政策,主張韓國在東北亞地區(qū)、特別是在朝鮮半島事務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而非一味追隨美國。”
《紐約時報》17日的一篇文章也認為,“在美國對朝加緊制裁、施加軍事壓力的情況下,韓國的談判提議顯示了與特朗普的首次明顯分歧。”“美韓關系會比我們那幾年更難處。”奧巴馬總統(tǒng)時期的亞洲事務高級顧問杰弗里·貝德表示。
《華盛頓郵報》則分析稱,“與朝鮮的任何軍事沖突都是災難性的。”在對朝制裁措施收效甚微的情況下,韓國需要重回“自由派前輩”致力于政治互動和經濟協(xié)作的“陽光政策”。
對于韓國的提議,朝鮮沒有直接回應。但15日朝鮮官方的《勞動新聞》報曾刊文稱,“文在寅已經改變了其‘保守派’前任的政策”,并稱“朝鮮從未支持停止旨在消除國家分裂悲傷的朝韓體育活動或有關人權的聯(lián)合項目。”
“總體來看,朝鮮比較歡迎文在寅的上臺,對南北關系在新的環(huán)境下展開合作也有期待。”董向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