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設法隱瞞身份 警方找到案件突破口
雖然犯罪嫌疑人想方設法隱瞞自己的身份,但辦案人員還是通過以往偵辦詐騙類案件的經(jīng)驗,找到了更進一步推進案件的方法。

武漢市公安局黃陂區(qū)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宋玎暢:所有的詐騙案件是有共性的,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一個字,錢。我們在偵查辦案過程中,資金的流向是我們一個重要的偵查方向。

武漢市公安局黃陂區(qū)分局反詐中心民警 李文安:基層的話務員使用的都是假冒的身份,我們就轉變思路。因為資金流是最真實的,我們就從資金的匯總與分發(fā)這一塊來對所有的團體成員進行倒查。

在對鑫盛投公司所有資金流進行梳理倒查后,辦案人員發(fā)現(xiàn),雖然該公司進出的資金非常頻繁,但最終的大部分收入都會匯入兩個人的口袋——葉某和李某。
起底涉案公司行騙路徑
隨著更進一步的調(diào)查,辦案人員發(fā)現(xiàn),犯罪嫌疑人葉某、李某正是這家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更是這個涉嫌詐騙團伙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在對葉某的調(diào)查中,辦案人員發(fā)現(xiàn),他應該是從成立公司之初,就計劃把這家公司打造成一個“詐騙公司”。
武漢市公安局黃陂區(qū)分局灄口街派出所民警 章旭:他是在2022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來到了武漢,從事詐騙活動,當時他是做的話務員,平均每個月能達到8000多元的工資。但是后面隨著公安機關慢慢打擊犯罪團伙,他所在的公司也不知什么原因就解散了,然后他自己也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既然自己做話務員的時候,一個月都能賺8000多,如果自己當老板,這些錢都是自己所得,那豈不是賺得更多。
高檔寫字樓作偽裝 平臺投放廣告吸引眼球

根據(jù)先前行騙的經(jīng)驗,犯罪嫌疑人葉某先是在繁華地帶租下了高檔的寫字樓用來偽裝自己的“詐騙公司”,又在各大網(wǎng)站、短視頻平臺投放各類軟文、視頻廣告,以無人掛機、自媒體孵化、月入過萬的噱頭吸引眼球。為了增加可信度,他們還制作了大量所謂的權威證書、獎項。在鑫盛投公司剛剛成立不久,葉某就以此積累了大量財富。

武漢市公安局黃陂區(qū)分局灄口街派出所民警 章旭:葉某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非法獲利300多萬,自己賺的錢越來越多,他心思也越來越大,他招募更多的員工,這樣受騙的群眾就越來越多。
武漢市公安局黃陂區(qū)分局反詐中心民警 李文安:犯罪嫌疑人葉某和李某在運營的短短半年時間內(nèi)迅速積累了大筆的財富,經(jīng)常出入高端消費場所,并購買了豪車、豪宅等消費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