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任思雨)“只有在路上,我才覺得自己是個父親。”2015年,由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失孤》上映,許多觀眾因此了解郭剛堂尋子多年的故事。
1997年,兩歲半的郭振被人拐走。多年來,為尋找兒子,郭剛堂曾騎行50多萬公里,跑了31個省份,報廢過10輛摩托車。
令人欣喜的是,在影片上映的第6個年頭,他終于等來了好消息。
7月11日,媒體從《失孤》原型郭剛堂處證實,他已獲知兒子郭振的下落,與兒子DNA比對成功。據(jù)悉,郭振在河南,案件由山東河南兩地警方協(xié)同破獲,13日將發(fā)布此事的相關(guān)信息。
漫漫尋子路
1997年9月21日,郭剛堂兩歲半的兒子郭振在山東聊城李太屯村被拐。
那天,郭剛堂外出回家,突然看著家門口圍了上百號人,心里咯噔一下,一個堂叔告訴他,“小六(郭振小名)被人販子給偷走了”。
消息如晴天霹靂,郭剛堂當(dāng)時就給鄉(xiāng)親們跪下了,求他們幫忙找孩子,但大家在各個路口車站找來找去,始終沒有消息。

來源:視頻截圖。
因為深深自責(zé),郭剛堂的妻子不吃不喝,天天抱著孩子的衣服哭,幾天就脫了相,每當(dāng)有人到家里,她就不斷磕頭重復(fù):“幫幫我吧!幫我把孩子找回來!”
一個月內(nèi),郭剛堂的體重從159斤掉到110多斤,27歲的他很快白了頭。
后來,郭剛堂決定一人外出尋子,他騎著摩托車走鄉(xiāng)串戶,住過墳地、馬路,除了新疆、西藏,他的足跡遍布其余所有省份,有些地方甚至跑了不止一遍,先后報廢了10輛摩托車。
在這之前,郭剛堂開拖拉機跑運輸,生活在村子里算是殷實,他堅信一定能讓妻兒過得幸福,但從孩子被拐走的那一刻起,原先的生活再也無法回去了。
有一次,他沒有提前通知妻子悄悄回家,卻看見這樣的場景:鍋臺上放著一碗粥,已經(jīng)懷孕七八個月的妻子正拿著饅頭蘸醬油吃。
最窮的時候,郭剛堂兜里只有1毛5分錢,頭天晚上沒吃飯,第二天早上也沒吃飯,連摩托車都沒法加油。

資料圖:郭剛堂。中新社 韋鵬 攝
尋子路上,希望和失望交替出現(xiàn),郭剛堂目睹過多場車禍,也有過輕生的念頭。一次在大別山遇見暴雨,郭剛堂推著摩托車艱難前行,突然腳底一滑摔倒,趴在一個石板上,左腳已經(jīng)踩到了懸崖邊。
那一刻,他真想跳下去:跳下去可能什么都沒了,可能什么都好了。
但或許是冥冥注定,摩托車后的旗子被風(fēng)雨吹得啪啪響,他看見兒子照片對著自己,好像在歪頭說:“爸爸,小六不是也陪著你淋雨嗎?”
他在臉上擦了一把,重新把摩托車扶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