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吉林通化市城區(qū)(1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滴水成冰的東北大地上,防控形勢復雜多變。遼寧省大連、沈陽疫情剛見平穩(wěn),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qū)等地近日又被調(diào)整為高風險地區(qū)。
“堅持常態(tài)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jié)合,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當前疫情防控指明方向。
極寒防疫難在哪?防控短板如何補齊?風險地區(qū)春節(jié)前能不能“解封”?針對群眾關注焦點,新華社記者深入防控一線采訪。

醫(yī)務人員在吉林通化市東昌區(qū)一核酸檢測點采樣(1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極寒防疫難在哪?
【焦點透視】低溫天氣持續(xù),寒潮不斷襲來,雨雪天氣頻繁,這是東北冬天的常態(tài)。許多群眾關心,極寒是否會加劇病毒傳播?是否會影響防控工作?
【一線探訪】記者見到吉林省通化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副科長劉剛時,他正在檢測點位忙前忙后,睫毛上結(jié)了一層冰霜。“低溫環(huán)境下病毒存活時間長,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傳播風險。”劉剛說。吉林省衛(wèi)健委副主任張艷、黑龍江省綏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副院長李曉波等專家表示,低溫中不僅病毒容易存活,人的免疫力也會降低,感染風險變大。
對防疫人員來說,寒冷是必須克服的困難。在通化市和綏化市,核酸檢測采樣人員忍著嚴寒連續(xù)作業(yè)。“采取輪班制輪流取暖,引導大家有序排隊,再冷我們也要堅持。”黑龍江省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許軍說。

在吉林通化市高速口,交警在核驗進出城人員的核酸檢測報告及相關信息(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低溫天氣也給物資保障帶來挑戰(zhàn)。在沈陽市的一些菜市場,菜價、肉價出現(xiàn)小幅上漲。沈陽市商務局副局長李斌說,受寒潮降雪天氣影響,肉菜價格小幅上漲,但整體供應充足。在長春市和通化市,當?shù)匾苍谌ΡU厦裆唐饭?。長春市發(fā)改委副主任曲官東表示,全市已經(jīng)儲備了大量大米、食用油、蔬菜、凍豬肉,將根據(jù)市場情況隨時投放。
【記者觀察】東北的極寒天氣給防控帶來不少難題,既要精準研判低溫中的病毒傳播規(guī)律,加大行動排查力度,也要及時引入科技力量、提供防寒物資保障,為基層防控人員掃除后顧之憂。地方政府在民生物資保障尤其是蔬菜、水果等生鮮產(chǎn)品保障上要下足功夫,讓隔離在家的群眾安心、暖心。

在吉林通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人員搬運防疫物資(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