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在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推動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中國發(fā)展又迎來了一座里程碑。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唐文方說:“在國際上,當人們談論中國在后毛澤東時代改革過程中所發(fā)生的變化時,消除貧困是最經常提到的偉大成就之一。這是習近平提出的標志性計劃之一,將提高民眾的支持。”
調查顯示,改善公共服務促進了民眾對政府的支持,特別是在農村地區(qū)。美國哈佛大學阿什中心學者對2003年至2016年民眾支持的一項研究顯示,來自較貧困內陸地區(qū)的群體對中國政府滿意度上升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除了有足夠的收入,中國還認為人們只有在有足夠食物和衣服、有保障的基本醫(yī)療、享有義務教育和安全住房后才能脫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動員了300多萬黨員干部幫助人們滿足這些要求。
在四川,劉萬斯(音)就是幫助居民適應新生活的官員之一。作為當地負責感恩社區(qū)等住宅項目的鄉(xiāng)黨委副書記,他對每個家庭的收支以及他們不斷變化的生活水平進行了詳細記錄。
這個耗資4.2億元建造的住宅區(qū)容納了來自38個彝族村落的6000多人。住房的側面寫著習近平的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