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拍攝的珠峰腳下的日喀則市定日縣扎西宗鄉(xiāng)藏普村(無人機照片)。
十二年前,扎西為了心愛的姑娘德旦,連家里的一百多頭牦牛都不要了。在牦牛頭數(shù)與家庭富裕程度成正比的西藏牧區(qū),這可是個艱難的決定。
扎西和德旦生活的日喀則市定日縣扎西宗鄉(xiāng)藏普村,是離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近的一個行政村,也是個地道的純牧業(yè)村。一到夏天,家家戶戶趕著牲畜遷到珠峰東坡絨轄溝水草肥美的夏季牧場放牧,年輕人幾乎也不例外。
扎西26歲那年,決定要一輩子守著德旦。扎西的哥哥已結婚,家里已有嫂子和侄輩等好幾口人。如果繼續(xù)留在家中,算上未來自己的小家庭,糊口雖沒問題,可“好像放不開手腳一樣,我想和她有個自己的家。”扎西說。
于是,分家,分牲口,另起爐灶?;楹?,勤奮的扎西在放牧的同時,貸款買車跑運輸,成了村里最早外出打工的人之一。 2015年,扎西和德旦帶著6歲的大兒子搬進了新家。這棟寬敞的房子是政府安居工程的項目。 每年登山季,藏普村村民都會為登山者提供牦牛運輸服務。為了共同致富,2019年,村里成立了牧業(yè)合作社,統(tǒng)一提供牦牛運輸隊的用牛。僅此一項,藏普村去年登山季期間就有30多萬的收入。作為受益者的扎西,跟著全村人走向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牧場上,扎西望著雪山和牛羊,揮起呼呼作響的傳統(tǒng)“烏爾朵”,眼里滿是牧人的幸福與驕傲。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