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黃浦江兩岸45公里公共空間已貫通
楊浦大橋以東2.7公里景觀帶也已向外開放
昔日的“工業(yè)銹帶”變成了“生活秀帶”
以公園綠地為主的
生活岸線、生態(tài)岸線、景觀岸線
為上海,又添一道靚麗風景線
11月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楊浦濱江公共空間楊樹浦水廠濱江段,沿濱江棧橋察看黃浦江兩岸風貌??吹娇倳泚砹耍幻麅蓺q半的小朋友奶聲奶氣地說:“爺爺好呀!”總書記高興地問他幾歲啦,并親切地把孩子抱入懷中。

上海楊浦區(qū)濱江建設者 錢亮:
在小家伙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我們就無數(shù)次地來過,眼看著我們?yōu)I江一天天見好。把我們的濱江的公共空間建設好,這是總書記對我們的囑托,所以我們要加倍努力。
小朋友全家住浦東御橋,父親錢亮是來了二十多年的“新上海人”。作為一名楊浦濱江的建設者,他從6年前就開始參與開發(fā)設計和改造,從土地收儲、規(guī)劃、貫通、功能提升……錢亮目睹著濱江段每一次的美麗變化。
同樣作為濱江建設者的左衛(wèi)東,是當天在漁人碼頭的人群中,第一個和總書記握手的人。他向總書記介紹說,楊浦濱江建設四年,還江于民,離不開每一個濱江人的努力。“我們?yōu)I江建設者將牢記總書記的話,一代又一代建設好濱江,為更多老百姓提供更加美好的濱江體驗。”

△ 上海濱江建設者左衛(wèi)東
建設者章琳琳對當天的印象依然深刻,她回憶道:“遠遠就看到總書記坐上了游覽車,本以為他不會和我們互動了,就拼命向總書記揮手致敬。沒想到,他竟然讓車子停住,下車朝著我們走來。”總書記全程微笑,揮手致意。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章琳琳一直咀嚼總書記的這句話。她說,把總書記的要求落實到濱江建設,就是要把塑造濱水空間的最終落腳點放在“人”上,處處以人為本,讓人們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
非常幸運,生在這樣一個美好時代
100年前
300多家企業(yè)在楊浦濱江
開啟了中國的近現(xiàn)代工業(yè)時代
今天
老廠房正與新景點在這里
深度交融
▽▽▽
在空中走廊
感受百年工業(yè)遺存的歷史沉淀
在創(chuàng)意空間里
品味書香茶香咖啡香
人工智能等高質量發(fā)展的產業(yè)
在這里不斷崛起
江岸巨變
成為改革開放壯麗畫面的真實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