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霍邱縣在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小麥獲得豐收。這是當(dāng)?shù)剞r(nóng)民在麥田里休息(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治淮一期工程的竣工,保證了1951年淮河流域的豐收。滿懷喜悅的農(nóng)民,紛紛給毛澤東寫信報告豐收情形。
1951年冬,淮河兩岸人民又投入了治淮二期工程的戰(zhàn)斗中。1952年7月,治淮二期工程結(jié)束;1953年的治淮工程又開始了緊張的籌備。

民工在安徽潤河集蓄洪分水閘工地施工(1951年攝)。新華社發(fā)
經(jīng)過8個年頭的不懈治理,到1957年冬,國家共投入資金12.4億元,治理大小河道175條,修建水庫9座,庫容量316億立方米,還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極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