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受訪者希望媒體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傳
落實好垃圾分類,59.1%的受訪者希望加大對垃圾分類的宣傳力度,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張冉介紹,她所在的學校對垃圾分類的宣傳非常到位。“從年初開始,宿舍區(qū)域、教室區(qū)域都有宣傳垃圾分類的橫幅。學校的環(huán)保社團也經(jīng)常邀請有關方面人士來給大家做垃圾分類的講座,對我們影響很大”。
“我所學的‘宏觀社會工作’課程要求各學習小組擬定主題進行調(diào)研和討論。有一個小組就以垃圾分類為主題,調(diào)研了解學校北區(qū)研究生群體對現(xiàn)階段垃圾分類的看法、支持程度等。”張冉認為,垃圾分類的后續(xù)處理措施和流程非常重要,但人們對此并不了解,“我希望能向人們普及垃圾的具體處理知識和方法,這樣能爭取大家更多支持,有利于更好地推行垃圾分類”。
在上海某外企工作的張貝貝希望,對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更加細致和全面一些,“例如出一部有關垃圾分類的詳細指南,演示各種日常用品的垃圾的分類方法,這樣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大家行動的積極性”。
章嘉建議,小區(qū)門口可以設置電子屏幕或小型電視等,播放垃圾分類知識短視頻,或者集中介紹常見的錯誤分類,進行針對性的糾正。
“線上和線下渠道結合起來,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效果更好。”劉歆穎建議,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在線上可以利用一些漫畫、圖片、標語等方式,線下可以以社區(qū)為單位,張貼宣傳海報、設置智能垃圾分類系統(tǒng),例如拍照自動檢測垃圾類別。“學校也應該對垃圾分類知識進行宣傳,讓學生能及時接受教育”。
北京某高校碩士研究生蘇玉玲(化名)認為,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應充分利用當下流行的一些網(wǎng)絡平臺,比如一些短視頻App。她還建議,對不同群體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宣傳和教育,“例如,對老年人可以在社區(qū)開展一些相關活動,設置獎品;對年輕人就采取網(wǎng)上更流行的方式,比如微信小程序等”。
落實好垃圾分類,69.8%的受訪者希望媒體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傳,69.5%的受訪者希望入戶、入社區(qū)普及相關知識,57.8%的受訪者建議制作短視頻、畫報等宣傳產(chǎn)品。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呂斌認為,進行垃圾分類教育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持之以恒。“我國地廣人多,城市里流動人口也多,所以需要持續(xù)性地進行知識普及。我認為,一是需要時間,二是要做到細致。同時也要采取一些大家都理解、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和手段”。他認為,普及宣傳的具體手段應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可以通過一些視頻、網(wǎng)絡、電視節(jié)目、生活節(jié)目等,反復地講,讓垃圾分類觀念深入人心。
受訪者中,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占43.4%,二線城市的占39.3%,三四線城市的占15.1%,城鎮(zhèn)或縣城的占1.8%,農(nóng)村的占0.4%。00后占1.4%,90后占28.4%,80后占50.8%,70后占14.4%,60后占3.9%。(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