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我國深空探測事業(yè)”
劉慶會喜歡交流、分享,講起深空探測,他充滿熱情,一邊說一邊用手勢比照,盡可能講得通俗易懂。劉慶會也經(jīng)常在微信朋友圈里轉發(fā)科技文章,每轉一篇還都會寫上幾句“點評”或解釋,就是希望讓更多人去讀、去了解。
天馬望遠鏡吸引著源源不斷的參觀人群。劉慶會認為這是極好的科普機會,在場地內專門設置了多塊展板講解深空探測知識,讓觀眾不僅是看到天馬望遠鏡的外貌,更理解它的“內在”。
“我愿意做科普。”盡管工作繁忙,但劉慶會仍堅持拿出時間去為更多人講課、作報告。就在今年3月,他在上海天文臺和上海市天文學會共同組織的 “天之文系列科普講壇”上以“流浪地球?先去火星看看”為主題作了講座,火星探測的最新科學成果、關鍵技術,我國火星探測的進展、火星探測器精密測定軌……劉慶會講得生動幽默,這也已經(jīng)是他在此講壇上第五次開講了。
每年,劉慶會還會走進上海的中小學校。“現(xiàn)在的小孩子很厲害,有時候問我的問題都很專業(yè),未來他真的有可能就成為科學家,為國家充實力量。”
說起中國將要進行的更多深空探測項目,劉慶會充滿神往。“我們自己也想在祖國的東南西北建設多臺大望遠鏡,甚至想把望遠鏡送到太空和月球,組成中國強大的VLBI觀測網(wǎng)。祖國的探測器飛向哪里,我們的測定軌就測到哪里。”劉慶會說,“能有機會參與到這些偉大夢想和實踐中,這是無比的光榮。”(新華社記者郭敬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