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外交官和乒乓球運動員似乎一致認為,體育競技催生個人互動,而此類互動能夠‘改變世界’。”
理查德·尼克松說的這句話,源于48年前的一件事:1971年4月10日,美國乒乓球隊踏上中國土地,一場中美“乒乓外交”由此開始。

中美選手大巴偶遇
事情的起因源于1971年中美兩國乒乓球手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的一次偶遇:
美國隊員科恩因為在體育館訓(xùn)練了太久,誤上了中國隊的大巴。中國隊員莊則棟主動上前打招呼并贈送一幅繡有黃山風(fēng)景的織錦。
下車時科恩手持織錦的情景被在場記者抓拍,成為爆炸性新聞。
中國領(lǐng)導(dǎo)人得知此事后立即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由此開始了“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1971年4月10日至17日,美國乒乓球隊來華訪問。在美國代表隊訪華后,中國代表隊也于1972年4月對美國進行了回訪。

▲資料圖片:1971年4月13日,中美兩國乒乓球運動員在北京首都體育館進行了友誼比賽。(新華社)
中美乒乓球隊互訪推動了中美關(guān)系正?;蛔u為“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