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程院院士 何繼善:美國、加拿大的儀器到那兒去都失敗了,因為這個礦體這么深,根本就得不到相關的信息。廣域電磁法做了之后,就擴大了它的找礦的空間,把這個位置定得更準了。
江西朱溪鎢銅礦深地探測,是我國“深空、深海、深地”三深戰(zhàn)略中的一個生動案例。隨著地球淺層資源日漸枯竭,我國及時提出向地球深部進軍的“深地”戰(zhàn)略,來保證國家的資源和能源安全。

中國工程院院士 何繼善:我們的核心是要找到優(yōu)質(zhì)資源,越往深部,資源情況越好。從這個油氣資源來說,就需要探測8到10公里(深),在原來的CSAMT法的這種基礎上面去做修補,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

何繼善院士所說的CSAMT法(“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英文縮寫),是目前國際普遍使用的物探手段。但是電磁波向地下傳播方程的求解極其復雜,國際上不得不采用近似的簡化的公式來實際應用,由此導致只能勘測到地下1.5公里。瞄準“深地探測”,1996年開始,歷時10年演算,何繼善提出精確求解地下電磁波方程的“廣域電磁法”,4年后,又正式推出以自主創(chuàng)新理論為基礎研發(fā)的電磁探測成套裝備,探測深度由1.5公里增加到8公里,是世界先進方法的5倍,打破了西方在該領域的壟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