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從公開報道來看,ofo退押金周期曾幾度變化。由最初的秒到賬延至3個工作日,后又延至10個工作日,直到最近的15個工作日。
負面消息加劇信任危機
如果說押金難退使ofo陷入了信任危機,那么,接連不斷的裁員欠薪、挪用押金、資金鏈斷裂、“人去樓空”、與理財平臺合作等負面消息則加劇了信任危機。
雖然ofo官方對以上部分傳聞進行了辟謠,但如此高密度地傳出壞消息,還是在用戶群體間產(chǎn)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而近日ofo與理財平臺合作的事件更是將這種信任降至冰點。11月23日,有用戶發(fā)現(xiàn)在ofo申請退押金時出現(xiàn)提示,用戶可以選擇將押金升級為PPmoney理財平臺的理財金。接受鎖定30天,并享受新手理財16%的福利,到期后可以申請退出,獲得本金和利息。對此,ofo表示這是正常的市場活動,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PPmoney隨后回應表示,在綜合考慮出借人提供的建議與反饋之后,已下線該合作渠道。
實際上,將用戶導流至網(wǎng)貸平臺的手段,證實了ofo對資金需求的渴望。而這種行為也忽略了用戶體驗,極易失去用戶的信賴,對于平臺來說只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

資料圖 中新經(jīng)緯 常濤攝
此前,為了挽留用戶,ofo在退還押金頁面進行了長達6頁的提示。今年6月,ofo單方面取消了與芝麻信用的免押金合作,這些行為也讓很大一部分用戶極為反感。
ofo還有機會嗎?
財務捉襟見肘的ofo正在進行積極的“自救”。
11月19日,ofo公眾號上發(fā)布推文,頭條標題為《一個長期喝蜂蜜的人,竟然變成了這樣???》,文章的結尾是所謂養(yǎng)蜂人“花嫂”的二維碼,顯然是一篇蜂蜜廣告。11月28日,一份曝光的ofo B2B事業(yè)部對外報價顯示,其視頻廣告“試聽風暴”的刊例報價是175萬/天,折扣價為75萬;ofo小黃車的公眾號也開始投放軟文,最低報價48萬一條。ofo現(xiàn)金流的緊張可見一斑。
眼下,ofo迫切需要一個接盤俠將其拉出泥沼。然而,無論是滴滴、阿里巴巴還是螞蟻金服,都未表現(xiàn)出接盤的意向。
11月14日,久未現(xiàn)身的ofo創(chuàng)始人兼CEO戴威在內部會議上承認,他在三四個月前曾想過放棄,想著要不要干脆倒閉,承認自己失敗,因為“確實沒錢了,不想管了”。但10月回來后發(fā)現(xiàn)公司居然還活著,“就覺得不能再逃避了”。他表示,ofo不會倒閉,其他都有可能。10月底,ofo還被曝出已有大型券商中介機構入場做破產(chǎn)重組的消息。戴威也予以否認,稱由于供應商債轉股,目前資金情況正在好轉,但依然很困難。
11月28日,戴威發(fā)布了一封內部信。為應對更加復雜和困難的生存環(huán)境,他宣布公司決定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和升級。除了三項人事變動,公司內部還合并了多個部門。
戴威還在信中表示,“冬天已經(jīng)來臨,風雪亦將隨至。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仍需堅守信念,哪怕是跪著也要活下去,只要活著,我們就有希望!所謂危機,就是危險和機遇的并存,只有在最危險的時候才能真正讓我們破釜沉舟、向死而生。當你認為它是危險,那么危險已經(jīng)來臨,當你認為它是機遇,那么機遇即將到來!”(中新經(jīng)緯APP)


 
          




